杜甫《赠别贺兰铦》全诗赏析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作品赏析
诗云“国步初反正”、“远赴湘吴春”,盖在广德二年春代宗回京后作。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棒。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老骥倦骧首①苍鹰愁易驯。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②。
(此叹贺兰之困穷。士之寂寞,(,) 由于世未识贤。其甘守饥贫,宁为骥倦鹰驯,不为雀饱群飞,此可见其志节矣。黄雀,比趋势附利者。骥鹰,比抱才不遇者。)
①王僧孺诗:“日中驱上驷,骧首通京苑。”②婴,萦绕也。
国步初反正①,乾坤尚风尘。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我恋氓下芋②,..君思千里莼③。生离与死别④,自古鼻酸辛⑤。
(此叙送行之意。反正,代宗还京。风尘,吐著未靖。悲歌远赴,皆指銛言。岷下,公滞蜀。思药,钻往吴。彼此离别,故至伤心也。他注以湘吴为公欲往吴楚者,误。黄鹤谓铦欲东下,是也。此章二段,各八句。
①汉书·高帝纪:拨乱世反之正。②翟方进传:童谣云:“饭我豆食羹芋魁。”货殖传:“岷山之下,沃野千里,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注:“蹲鸱:芋也。”③世说: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斜羊酪,问机吴中何以敌此。机曰:“千里莼羹,但未下盐鼓耳。”一统志:千里湖溧阳县东南一十五里,至今产美莼,俗呼千里莼。【朱注】贺兰,当是吴人而游蜀者,故有君思千里之句。④楚辞:“悲莫悲兮生别离。”⑤高唐赋:“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题解 何谓“归田”?即回归大自然,回到民间,离开当时乌烟瘴气的官
-
诗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明媚的春景,表现了宦游在外的人对物候变化的敏锐感受,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同时称颂了陆丞诗格调高古,富于艺术感染力。
-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诗人的朋友。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当 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官职。天街:京城的街道。润(rn)
-
伤有闲之淑女,采薜荔于朝阳。露素质之皎皎,绾玄发以流光。结翠叶于珠簪,擢丹华于绿房。点圜的之荧荧,映双辅而相望。袭游闲之妓服,褥阿縠之桂裳。纫畹兰于缨佩,动晻暖以遗芳。既容冶而多好,且妍惠之纤微。顾见
-
《王礼·矫轻儆惰二铭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礼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三月的雨水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三月下雨天的诗句,三月下雨得唯美古诗,描写雨水的古诗都。定风波苏轼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
煌煌东方星,奈此众客醉。初喧或忿争,中静杂嘲戏。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人生如此少,酒贱且勤置。
-
人们能读到如此佳作,主要得力于曾巩严格的剪裁和出色的叙事能力,方才将整个谋杀案发生的始末写得条分缕析,极为清楚,而且生动简练,清晰易懂。
-
过零丁洋[1]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2],干戈寥落四周星[3]。山河破碎风飘絮[4],身世浮沉雨打萍[5]。惶恐滩[6]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
-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题一作“寒菊”。诗中以物拟人,托物言志,寓意深刻,抒发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情愫,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全诗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