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奉赠王中允维》全诗赏析
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
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
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
作品赏析
此当是乾元元年作。旧唐书;天宝未,维历官给事中,扈从不及,为贼所得,服药取痢,诈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至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贼平,陷贼官六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中允声名久①,如今契阔深②。共传收庚信③,不比得陈琳④。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穷愁应有作⑤,试诵白头吟⑥。
(维负才名,而身遭困苦,故深惜之。共传二句,辩陷贼之事。一病二句,原戴主之心。皆申明契阔也。维经患难,必多悲愤之作,故复索诗以见其苦情。维初系洛阳,而肃宗复用,与庚信之奔窜江陵,元帝收用者相似。维作凝碧诗,能不忘故主,与陈琳之为绍草檄,后事魏武者不同。一病,指诈瘖事。三年,自天宝未至乾元初也。杜臆:此诗直是王维辩冤疏。)
①曹植诗:“追举逐声名。”②诗:“死生契阔。”毛传解“契阔”为勤苦,诗意本之。韦弘嗣博奕论:“劳神苦体,契阔勤思。”正从古注。③梁书:侯景之乱,简文帝使厦信营于朱雀航。景至,信以众奔江陵。元帝承制除信御史中丞。④魏志:陈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耶?”琳谢罪,太祖爱其才,不之责。⑤史记:“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⑥西京杂记:相如将聘茂陵女子为妾,文君作白头吟以良绝,相如乃止。卓文君白头吟:“凄凄自凄凄,嫁女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按,文君愿一心不二,故借此喻维。黄生曰:三四用古人影掠,故叙事无痕。凡诗,写景易而叙事难。叙事直致而拖沓,缘无少陵万卷书、如神笔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
-
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天雨止,鸠呼妇归鸣且喜,妇不亟归呼不已。逐之其去恨不早,呼不肯来固其理。吾老病骨知阴晴,每愁天阴闻此声。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众鸟笑鸣鸠,尔拙固无匹。
-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出处】唐张祜《 赠内人 》。 【意思】独坐孤灯旁边,顾影自伤。拔下斜插的玉钗,拨开红焰,救出扑灯飞蛾。以具体行动描绘,揭示出宫女的寂寞无聊。 诗人用极其细腻
-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② 。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③ 。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
-
金朝灭亡之后,遗民诗人段克己隐居龙门山中,终身不仕,以诗自娱,成为“河汾诸老诗派”的杰出代表。由于诗人生活在金、元易代的征伐战乱之世,深切体验了“念昔始读书,志本期王佐。时哉不我与,触事多坎坷”(《赠答封仲坚》)的苦况,于是在“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野步仍用韵赠封张二子》)的隐居生活中,“几若
-
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
-
作者: 〔苏联〕邦达列夫 【原文】: 她紧紧依偎他,
-
绝对欲望,绝对奇异:日本帝国主义的生生死死(1895—1945)
【5463】绝对欲望,绝对奇异:日本帝国主义的生生死死(1895—1945)(〔美〕马克弟著,朱新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4 7万字,2017年2月第1
-
诗人以道人自许,直抒胸臆,写自己不为秋残而忧愁,表现了诗人不为物役、旷达自持的精神。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