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全诗赏析
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作品赏析
【黄鹤注】此宝应元年,严武未赴召时作也。旧史:元年四月十八日丁卯,肃宗崩于长生殿。是月二十八日己已,代宗即位。史云代宗即位召武者,非即位之日也。武至秋始还朝,故五月犹过草堂。竹里行厨洗玉盘①,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②,自识将军礼数宽③。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④。看弄渔舟移白日⑤,老农何有罄交欢⑥。
(上四,记严公交情。下四,述草堂景事。首句携馔,次句枉驾,此叙事也。三四跌宕其辞,以见用意之殷勤。五切草堂,六切仲夏,此叙景也。末作自谦之语,与起处宾主相应,此虚实相间格。)
①何逊诗:“竹里见萤飞。”庾信诗:“行厨半路待。”神仙传:麻姑降蔡经家,坐定各进行厨,皆金盘、玉杯。②庄子:颜阖守陋闾,鲁君之使者至。阖对曰:“恐听者谬,而贻使者罪。”杨慎曰:使者征求,乃征聘之义。汉书·宦者传:凡诏书所征求。世说:郭淮作关中都督,使者征摄甚急。③任昉诗:“生平礼数绝。”廉颇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生注】此暗用汉书大将军有揖客事。④又云:仲夏得寒字,殊难押。意中必先成此句,次以上句凑之。三联失粘,想亦由此耳。⑤西京赋:“白日未及移晷。”⑥老农,见论语,公自谓也。单复云:严公何有于老农,而尽欢若是,于交欢二字未合。家语:曾子曰:“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王嗣奭曰:使者征求,向无明注,余谓此时严必有表荐之意,故云然。使者犹言使君,谓中丞也。公自卜居浣花,有长往之志,而严公坚欲其仕,参观唱酬诸诗可见。今再枉驾,必为征之入幕而来。故诗谓非关征求之急,实见礼数之宽。不然,岂一野人而敢屈中丞之驾哉。
黄生曰:“极喧闹事,写得极幽适,非止笔妙,亦由襟旷。
刘逴曰:律诗自有定体,不可失粘。然盛唐诸家,出奇变化,往往不缚于律,非但杜诗为然。如李颀题璿公山池,前二联俱失粘。如崔颢黄鹤楼,前三联俱失粘。如李白别中都明府与凤凰台,颌联失粘。如王维积雨辋川庄、高适送李寀少府,颈联失粘。如王维和温泉寓目、岑参送李司马归扶风,后二联失粘。如王维、贾至早朝、起结俱失粘。如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王维访吕逸人,四联俱失粘。如李白题东溪隐居、工维酌酒与裴迪、岑参送严河南,虽失粘,而不害为好诗。后学竭力避之,则拘。有心必效之,亦过矣。
刘氏作失粘,谓上下二句平仄不相粘合。陶开虞作失严,谓声调平仄,失其谨严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文林· 宪庙时,太监阿丑善诙谐。每于上前作院本,颇有方朔谲谏之风。时汪直用事,势倾中外。丑作醉人酗酒,一人佯曰:“某官至!”酗骂如故。又曰:“驾至!”酗骂如故。曰:“汪太监来矣!”醉者惊迫帖然。傍一
-
昔人鬻舂地,今人复一贤。属余藩守日,方君卧病年。丽思阻文宴,芳踪阙宾筵。经时岂不怀,欲往事屡牵。公府适烦倦,开缄莹新篇。非将握中宝,何以比其妍。感兹栖寓词,想复痾瘵缠。空宇风霜交,幽居情思绵。当以贫非
-
桑中 【原诗】:爰采唐矣(1)?沫之乡矣(2)!云
-
恩仇分明,此四字非有道者之言也,无好人三字,非有德者之言也,后生戒之。|什么意思|大意
《恩仇分明,此四字非有道者之言也,无好人三字,非有德者之言也,后生戒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交友类名言赏析《远亲不如近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此为追念夕日恋情之作。上片前两句写春的萌动讯息,饶有情趣:寒梅飘尽,早春将至,这一切似乎是不期然而然的,故而连最殷勤、最爱热闹的粉蝶游蜂也未曾察觉。一“笑”字,暗示出有心人先万物而感到了春意。以下五句,随时序而换笔:渐渐地水蓝了,山绿了,
-
古文观止·韩愈·讳辩① 愈与李贺书②,劝贺举
-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安史之乱时,全家
-
萧纲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光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萧纲即梁简文帝,南朝梁诗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自幼聪敏,好学能文,自称“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他主张“文章且须放荡
-
本篇为抒写相思离情之词。题材陈旧,选用的意象也很传统,称不上名作精品,但从对本词的分析中,却能看出南宋密丽一派的长调在意象营构上的普遍特点。一是意象更为密集。表现在全词,不再是简单的上片景下片情,或上片情下片景,却往往以景代情,景中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