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杜甫

杜甫《龙门阁》全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甫《龙门阁》全诗赏析

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
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百年不敢料,一坠那得取。
饱闻经瞿塘,足见度大庾。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

作品赏析

元和郡县志:龙门山,在利州绵谷县东北八十二里。方舆胜览:他阁道虽险,然山在腰,亦微有径,可以增置阁道。惟此阁石壁斗立,虚凿石窍,架木其上,比他处极险。【钱笺】寰宇志:一名葱岭山。梁州记云:葱岭有石穴,高数十丈,其状如门,俗号龙门。一统志:在保宁府广元县嘉陵江上

  清江下龙门①,绝壁无尺土②。长风驾高浪③,浩浩自太古④。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⑤?浮梁袅相拄⑥。

  (此记江势之险及阁道之危。下龙门,江在龙门之下也。俯临风浪,愈见山行可畏。萦盘,言阁委曲。线缕,言阁细微。滑石倾欹,谁凿其孔?浮梁袅空,下有柱往。此言制阁之奇巧。)

  ①水经云:水色清照十丈,故名清江。鲁訔曰:地理志:施州清江郡。②世说: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速急。李陵书:“无尺土之封。”③陆机诗:“长风万里举。”郭璞诗:“高浪驾蓬莱。”④应玚诗:“浩浩长河水。”三坟:“太古之人皆寿。”⑤孙绰天台赋:“践毒苔之滑石。”⑥沈约诗:“浮梁经度跨回漪。”水经注:栈道,俗谓千梁无柱,诸葛孔明与兄瑾书曰:“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水大而急,不得安柱。”后孔明卒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即是道也。自后按修旧路者,悉无复水中柱。径涉者,浮梁振动,无不摇心眩目。

  目眩陨杂花①,头风吹过雨②。百年不敢料③,一坠那得取!饱闻经瞿塘④,足见度大庾。终身历艰险⑤,恐惧从此数⑥。

  (此因度阁之难,而发为惊叹也。【朱注】花陨而且为之眩,视不及审也;雨吹而头为之风,迫不能避也。正形容阁道险绝。次公注杂花过雨,作比喻者,非。杜臆:瞿唐、大庾之险,未曾亲历,今涉此危途,则恐惧当从此数起也。上文目眩头风,正是恐惧之状。此章,上下各八句。)

  ①秦国策:秦王目眩良久。②魏志:曹操读陈琳檄草,头风自愈。③司马懿曰:“不能料死。”吴注:潘岳诗:“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料。”④瞿唐峡,在夔州。大庾岭,在虔州。⑤左传:“艰难险阻,备尝之矣。”⑥诗:“将恐将惧。”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猜你喜欢
  • 谈美

    【3980】谈美(朱光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3 7万字,2012年11月第1版,25元)△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青年所

  • 尽心上·《孟子》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尽心》像其他诸篇一样是语录形式,论述较为分散,涉及问题较多。本篇侧重讨论了人性、人格问题,涉及到的重要命题有: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修身立命、立志以及国家治乱等等。

  • 白居易《感事》全诗赏析

    服气崔常侍,烧丹郑舍人。常期生羽翼,那忽化灰尘。每遇凄凉事,还思潦倒身。唯知趁杯酒,不解炼金银。睡适三尸性,慵安五藏神。无忧亦无喜,六十六年春。

  • 古诗词描写花(描写花的古诗全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描写花,内容包括描写花的古诗(全诗),描写花的古诗词,描写花的诗句。梅花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

  • 杂文《隔行不隔山》鉴赏

    春秋战国之际,学派之多号称“百家”,其中有一家为“杂家”。“杂”而能成为“家”,后来是不多了,渐趋于式微。这固然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结果,也与分工越发严细有关,所谓“术业有专攻”,于是“隔行如隔

  •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赏析》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弁山后写的作品。梦得随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兴初,被起为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府治在今南京市),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诸将得悉力以战,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高宗听信奸

  • 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

    【4001】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刘统著,世纪出版集团,55 5万字,2017年7月第1版,68元)△系解放战争系列丛书之一。共36章:[

  • 有关于现代化的名言名句大全

    中国的现代化,无论如何,不会完全消灭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周谷城《论中西文化的交融》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

  • 《茶山》鉴赏

    作者: 张俊山

  • 洛川会议 - 历史大事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大事。这次会议于1945年在陕西洛川县召开,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抗日战争的经验,制定新的战略方针,为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做准备。

    在洛川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单干扩大、集中精力打一仗”的战略思想,明确指出了解放战争的总体目标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全面解放全中国。

    洛川会议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国民党停战协定》以及其他重要决议,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