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塞芦子》全诗赏析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作品赏析
此诗属至德间陷贼中作。塞,屯兵以塞此关也,【钱笺】元和郡县志:塞门镇,在延州延昌县西北三十里。镇本在夏州宁朔县界,开元二年,移就芦子关南金镇所安置。芦子关属夏州,北去镇一十八里。五城何迢迢①,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②,城内空荆杞③。思明割怀卫④,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⑤,崤函盖虚尔⑥。
(此诗为筹边而作也。首言撤兵东征,边方单弱,恐寇来西突,不由近关也。)
①五城,指定远、丰安及三受降城。庾信诗:“五城邻北极。”五城,在黄河之北,故曰隔河水。②汉书:陈豨监赵代边兵。通鉴:禄山反,边兵精锐,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留兵残弱,匈奴蚕食之。诗:“周公东征,四国是皇。”③阮籍诗:“堂上生荆杞。”④唐书:史思明,胡人也,本名窣于,玄宗改为思明。高秀岩,本哥舒翰将,降贼为伪河东节度使。【钱笺】至德二载,思明自博陵寇太原,舍河北而西,故曰“割怀卫”。秀岩自大同与思明合兵,故曰西未已。二贼欲取太原,将长驱朔方、河陇也。【朱注】怀州河内郡,卫州汲郡,俱属河北道。⑤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大荒山,日月所入,是谓大荒之野。⑥过秦论:“孝公据崤函之固。”汉书注:崤山,今陕县二崤是也。函谷,今桃林县南洪溜涧是也。师氏曰:虚,言其无备御。杜臆:雍州山从西北来,地势西高东下,故关中视中原其势俯,视羌戎其势仰,函关之险,特对中原而言,若贼从芦关来,则函关不足恃矣,故云:“回略大荒来,函关盖虚耳。”
延州秦北户①,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岐有薛大夫②,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③,为退三百里。
(此言延州要地,亟宜防守,所幸景仙犄角,得遏敌冲也。)
①旧唐书:延州中都督府,属关内道,在京师东北六百三十一里。扶风,即古岐周地。②通鉴:至德元载七月,以陈仓令薛景仙为扶风太守防御使,贼遣兵寇扶风,景仙击却之,京畿豪杰往往杀贼官吏,遥应官军。贼兵所及者,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江淮奏请之蜀之灵武者,皆自襄阳取上津路抵扶风,道路无壅,皆景仙之力也。③前汉·杨恽传:“昆戎旧壤。”昆夷犬戎,比近境贼徒。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①,胡行速如鬼②。
(此结防寇本意,欲紧扼芦关之险也。两寇,指思明,秀岩。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扬雄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阍。”②左传:“其行速,遇险而不整。”诗:“如鬼如蜮。”朱鹤龄曰:唐书·方镇表:朔方节度,领定远、丰安二军及东中西三受降城,五城当以此为据。张说为朔方节度大使,往巡五城,措置兵马。元戴请城原州云,北带灵武五城,为之羽翼,皆即此诗所指也。地理志载夏州朔方县,有乌延、宥州、临塞、阴河、陶子等城,在芦子关北,乃长庆四年节度使李祐筑,鲍钦止引之以证此诗,误矣。梦溪笔谈以宋时延州五城为杜诗五城,尤误。又曰,“此诗首以五城为言,盖忧朔方之无备也。高、史二寇合力攻太原,克太原才渡河而西,即延州界,北出即朔方五城。朔方节度治灵州。灵距延才六百里尔。灵武为兴复根本,公恐二寇乘虚入之,故欲以万人守芦关,牵制二寇使不得北。塞字作壅塞解。时太原几不守,幸禄山死,思明走归范阳,势甚岌岌,公故深以为虑也。“谁能叫帝阍”即悲青坂所云“焉得附书与我军”也。此本陷贼时诗、诸本多误解,故次在收京之后。
王嗣奭曰,此篇直作筹时条议,剀切敷陈,灼见情势,真可运筹决胜,若徒以诗词目之,则犹文人之见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名句】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语出宋代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写作诗文,应当做就做下去,不得不停时就停下来。说明写作要顺乎自然,当长则长,可短则短。
-
[题目] 对李白写《望天门山》这首诗的观察点,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作者是站在岸边高处;另一种认为作者是站在行进的船上。你赞成哪一种?请结合具体诗句写出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 [题解
-
(五代)张泌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此词叙写作者青年时代与一位少女的一段艳遇。 起首浣花溪上见卿卿,交
-
本篇围绕两个论题展开:即论仁、论政。这两个论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孔子阐发仁的观念时探讨了治国的实际问题,而在论政时他又按照仁的观念确立政治原则,规定应有的政治品质。
-
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黄,冷烟寒月过瞿塘。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题解竹枝词是一种民歌诗体,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而来。唐代
-
凡人读书,必须专心致至,不出户庭,如此痛下工夫三五年,便可立些根本。|什么意思|大意|
《凡人读书,必须专心致至,不出户庭,如此痛下工夫三五年,便可立些根本。》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刘白羽《长江三日》原文 编者注: ① 佛龙克:德国地名,卢森堡被捕后一度关押在佛龙克狱中。 《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的游记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在三日之内,乘坐江津号轮,由重庆沿长江而下的难忘的航程。三
-
陈与义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
-
中秋,核桃熟了。老家多户人家,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株大芍药,一人多高,在房山儿窈窕地立着,开着深红、浅红的单瓣的花。除了大芍药,还
-
《志乎正,不正不敢志焉;志之久,则所志无非正矣.习乎善,不善不敢习焉;习之久,则所习无
《志乎正,不正不敢志焉;志之久,则所志无非正矣。习乎善,不善不敢习焉;习之久,则所习无非善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