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天河》全诗赏析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作品赏析
【鹤注】此当是乾元二年七月在秦州作,故有“伴月落边城”之句。王柏曰:天河,从北极分为两头,至于南极,随天而转入地下过,水之气也。广雅:云汉、星汉、河汉、银河、绛河、天津、汉津,皆天河名。常时任显晦①,秋至转分明②。纵被微云掩③,终能永夜清④。含星动双阙⑤,伴月落边城⑥。牛女年年渡⑦,何曾风浪生⑧。
(此客秦而咏天河也。秋至分明,提醒天河。三四,见其夜夜分明。五六,见其处处分明。七八,见其岁岁分明。此直咏天河,而寓意在言外。篇中微云掩、风浪生,似为小人谗妒而发。双阙,指京师。边城,指秦州。)①陶潜传赞:“显晦殊途。”②沈约诗:“秋至愍衰草。”刘泓诗:“的的最分明。”③世说:谢景重曰:“意谓不如微云点缀。”④鲍照蒿里行:“驰波催永夜。”⑤周礼注:象魏,宫门双阙。古诗:“双阙百余尺。”⑥国策:楼橹不施而边城降。周王褒启:“边城无草。”⑦吴均续齐谐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已被召。”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答曰:“织女暂诣牵牛。”明日失武丁。杜审言诗:“年年今夜尽。”⑧南齐书:沈攸之攻郢城,夜常风浪。张綖曰:首二,见君子之节,因时而显。三四,言小人掩蔽,无损其光。五句,近而有耀,诚则形也。六句,在远弥彰,德不孤也。末联,谓从容静俟,则风波自息矣。洪仲曰:天河、初月二诗,皆暗写题意,不露题字。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5332】产业数字化(沈建光等著,中信出版社,33万字,2021年1月第1版,68元)△4编(15章):[1]趋势篇:数字科技引领未来;[2]科技篇:
-
说年轻人是靠理想过日子的,咱管不着。说老年人是靠回忆过日子的,咱一百个赞成,还得在这上头多说几句。你看吧,只要有几个老头儿往一块儿
-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作品赏
-
春秋·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3 。不失其所者久 4 ,死而不亡者寿 5 。 1《老子》共七十八章,道家主要经典,相传春秋时期思想家老聃(dan)著
-
是日,万物葳蕤。 一条河流正值盛年。它从巨大的纯蓝色天幕下潺潺而来,映出倒置的世界,呼应此刻丰美的人间。 一道翠绿弧线伴着
-
前半篇以轻快的笔调写出人们倾城出郊踏青、歌舞宴游欢乐、热闹的情景,犹如一幅赏春风俗画,充满了对美好春日、美好生活的咏赞。开端两句,先点出新春,为“踏青”烘托了气氛,因为踏青是在人日(即正月初七),正是新年初过的时节。“城中”四句,形象地
-
《割不正不食》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论语·乡党》:“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席不正不坐。”又,《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
-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数看似偶然的必然,比如我遇到王祥夫先生就是这样,一切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偶然中开始。最初,在小说选刊上与他的小
-
【4145】当世界又老又穷:全球老龄化大冲击(〔美〕泰德·菲什曼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0 2万字,2018年4月第1版,48元)△共10章
-
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风霜满面无人识,何处如今更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