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独酌成诗》全诗赏析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作品赏析
此公往鄜州,在途独酌而作。沈炯有独酌谣。江总诗:“独酌一尊酒。”南史:颜延之独酌郊野,当其为适,旁若无人。灯花何太喜①,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②,诗成觉有神。兵戈犹在眼③,儒术岂谋身④。苦被微官缚⑤,低头愧野人⑥。
(上四叙旅夜情事,题意已完。下则有感身世,而叹一官之拘束。杜臆:遇酒而灯花为兆,酒之难得可知。任从为客,酒解客愁。诗觉有神,喜动诗兴也。二句暗承。陶叹折腰,杜愧低头,皆不肯屈节于仕途者。)
①西京杂记:“目瞤得酒食,灯花得钱财。”②朱超诗:“若言为容易。”③吴越春秋:欲兴兵戈,以诛暴楚。④前汉·萧望之传:宣帝不甚从儒术。⑤潘岳诗:“岂敢陋微官。”⑥后汉·梁鸿传:妻曰:“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愧野人,愧不如彼之自适也。赵汸曰:东坡诗:“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又云:“却举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皆出于此。
古人凡送别遣怀之作,只写景言情,而作诗本意,已在其中。若于篇中明说作诗,近于自注,终觉非体。如大雅·卷阿篇,乃召康公和成王之诗,首云:“来游来歌,以矢其音。”末云:“矢诗不多,维以遂歌。”此系一时唱和之作,故首尾提出赋诗之意。又嵩高篇,乃尹吉送申伯之诗,末云:“吉甫作诵,其计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但于章尾结出赠诗之意,收束有情。杜集如留别严贾诗,于第三句云:“去远留诗别。”如此诗于第四句云:“诗成觉有神。”又如游修觉寺诗,于第三句云:“诗应有神助。”突于半腰中,插入作诗,题意已尽,而语气亦伤,后面重叙,便脉络不贯矣。此皆少陵不拘古法处,未可为训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书有以加乎其言,言有以加乎其心,圣人以为自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书有以加乎其言,言有以加乎其心,圣人以为自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绵蛮 作者: 杨笃文李青山 【本书体例】
-
韩愈无本于为文, 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众鬼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风吹凉州。这四凉古都的风中行走着佛光与神明。风那么小心地吹——新月高悬。天梯山那边的僧侣在深夜里诵经木鱼声声檀香袅袅……多么地安静
-
【名句】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 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圣人都是先有争执然后交好,常人都是先交好然后再起争执。忤:忤逆;意见不合。合:谓交好。
-
明·祝世禄1尔兄弟齿不居人后2,学不居人先,抖策精神3,观摩师友,研究经史,毋虚掷4
-
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
-
别馆君孤枕,空庭我闭关。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星汉秋方会,关河梦几还。危弦伤远道,明镜惜红颜。古木含风久,平芜尽日闲。心知两愁绝,不断若寻环。
-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