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全诗赏析
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老思筇竹杖,冬要锦衾眠。
不作临岐恨,惟听举最先。火云挥汗日,山驿醒心泉。
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君行射洪县,为我一潸然。
作品赏析
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未有云。【鹤注】李梓州赴任,在宝应元年之夏,故诗云:“火云挥汗日,出驿醒心泉。”尔时公在绵州也。广德元年,有陪李梓州泛江、陪李梓州使君登惠义寺诗,乃次年事。唐书:梓州梓潼郡,属剑南道。乾元后,蜀分东、西川,梓州恒为东川节度使治所。按:梓州,今四川潼川州是也,地在绵州之南。
籍甚黄丞相①,能名自颖川。近看除刺史②,还喜得吾贤。
(首以循良望使君。)
①陆贾传:“声名籍甚。”孟康注:“狼籍之甚。”古乐府雁门太守行:“夙夜勤劳,治有能名。”汉书:黄霸拜颖川太守,咸称神明,后征入为丞相。②汉·景帝纪注:凡言除者,除旧官、拜新官也。
五马何时到①,双鱼会早传②。老思筇竹杖③,冬要锦衾眠④。
(此想别后交情。)
①古陌上罗敷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踌。②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③蜀都赋:“筇杖传节于大夏之邑。”顾凯之竹谱:“筇竹,高节实中,状若人,剖为杖,出南广邛都悬。”竹记云:“邛州多生竹,俗谓之扶老竹。以杖对眠。”犹礼言杖乡、杖国,作活字用,不必改作筇杖拄。④诗:“锦衾烂兮。”蜀中有锦,故公及之。古诗:“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不作临歧恨①,惟听举最先②。火云挥汗日③,山驿醒心泉。
(此叙送别情景。)
①阴铿诗:“背飞伤客念,临岐悯圣情。”②京房传:“化行县中,举最当迁。”注:“以课最被举。”③卢思道诗:“火云赫而四举。”史记:临淄挥汗如雨。
遇害陈公殒①,于今蜀道怜。君行射洪县②,为我一潸然⑤。
(未嘱其留心着旧也。杜臆:送人赴梓州,遂想到彼中名贤,真好贤如渴者。为我潸然,造语尤奇。此章四段,各四句。)
①王逸九思:“愍贞良兮遇害。”旧唐书: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子昂闻之,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②唐书:射洪县,属梓州。九域志:在梓州东南六十里。③申涵光曰:陶诗“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蹰”,此句意所本。诗:“潸焉出涕。”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折杨柳李白【原文】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1]。花明玉关[2]雪,叶暖金窗[3]烟。美人结长想[4],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5]前。
-
韩愈《论佛骨表》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1 。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 2 ;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 3 ;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 4 ;帝喾在位
-
【名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注释与译文]弄潮儿,乘潮戏水的小伙子。唐宋时钱塘观潮盛行,善泅少年执彩旗泅于水上供人观赏,称弄潮之戏。这两句描写弄潮儿的矫健英姿和大无畏精神:他们站在潮头上,
-
宋词典故·彭泽 【出典】 见“元亮作令”条。 【释义】 晋诗人陶潜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屈己事人,即辞官归隐。后因以“彭泽”代指陶潜,作为咏归隐的典故。 【例句】 ①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
-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作品赏析【简析】:芦花飞白,已经是秋天。晚上泊舟淮水边,驿馆凄清,因思乡而不能成眠,环境、氛围都衬托了
-
徐渭 问之花鸟何为者,独喜萱花到白头。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这一首咏萱草的诗是以一“问”字领起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花鸟,为什么人们偏偏喜欢以萱隐喻母亲,并以此祝愿她长寿呢? 这话问得无理
-
【4037】山本(贾平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50万字,2018年4月第1版,59元)△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腹地的涡镇,以女主
-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出处】唐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 》 【意思】浩渺的江面上,帆湿船重。苍茫的天空中,云浓鸟迟。暮雨霏霏时,友人即将乘船远去了。诗句写出这一时 刻的依依离情。重极言船
-
此词作者以瀚海飘流燕自喻,抒发对国事的感慨。上片“依依难认,旧家庭院”,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年时芳俦”至“泪如线”写当年变法同伴象“差池双剪”的燕子,“相对向”无限凄怨。下片抒发感慨,含蓄蕴藉,语意双关。
-
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秋到无诗酒,其如月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