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农》全诗赏析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
作品赏析
诗云“圆荷”、“细麦”,当是上元元年季春时作。管子:农之子恒为农。锦里烟尘外①,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②。远惭勾漏令③,不得问丹砂。
(杜臆:此喜避地得所而作也。首句烟尘外,为一诗之骨,自安史倡乱,遍地兵戈,江村独在烟尘之外。如圆荷细麦,举目所见,景物可嘉,故将卜宅为农,有终焉之志。烟尘不到,便同仙隐,乃以不得丹砂为惭,戏词也。)
①锦里,锦城之地。烟尘,烽火之警。蔡琰胡笳曲:“烟尘蔽野兮。”②颜延年诗:“去国还故里。”③九域志:容州有古勾漏县城。一统志:勾漏山,在今安南,古勾漏县在其下。勾漏令,用晋葛洪事。吕氏童蒙训曰:潘邠老云:七言诗,第五字要响,如“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翻字、失字,是响字也。五言诗,第三字要响,如“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浮字、落字,是响字也。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窃以为字字当活,活则字字自响。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唐]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② ,空山凝云颓不流 ③ 。 湘娥啼竹素女愁 ④ ,李凭中国弹箜篌 ⑤ 。 昆山玉碎凤凰叫 ⑥ ,芙蓉泣露香兰笑 ⑦ 。 十二门前融冷光 ⑧ ,二十三丝动紫皇 ⑨ 。
-
作者: 姜丽华
-
这首词所写的,可能并非词人日常家居的情景,似乎是在他乡做官多年,终于久游归来,或者少年时曾在某地生活过,而此时又亲至其地,重寻旧迹。 “小阑”两句,画出那小阑干围着的花圃,红芍药长得枝叶繁茂,花儿已经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这亦即是晁
-
天阴一日便堪愁,何况连宵雨不休。一种雨中君最苦,偏梁阁道向通州。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我在西双版纳的美妙如画的土地上,幸运地遇到了一次真正的蝴蝶会。 很多人听说过云南大理蝴蝶泉的蝴蝶会。三百多年前,有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
-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
-
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 [1] ,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 [2] ,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 [3] 。然亦僭矣 [4] 。 【段意】 司马迁的论赞。指出梁孝王骄奢的原因,并认为这具
-
《古舟子咏(节选)》 柯尔律治 第二章 “现在太阳从右边升起, 从那万顷碧波的汪洋里; 但它终日被云雾缭绕, 然后从左边落进大海里。 南来的好风仍在船后吹送, 但再不见那可爱的信天翁, 也不再为了食物
-
首联切合题目,写友人的形象和送别的地点。友人年事已高,满头如雪的白发,是一位皤然老叟。友人归去,取道水路,送行的地点是在浙江边,这两句各自构成一幅简单的画面,迎风飘拂的白发和烟水迷离的江面互相映衬,显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颔联作为首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