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云山》全诗赏析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元水宿,何事有余哀。
作品赏析
【鹤注】诗言“望乡台”,当是上元元年成都作。是年羌、浑、党项寇泾陇,史思明入东都,故有“京洛”、“音书”之语。梦弼曰:此诗怀京洛而作,然京洛不可见,所见者云山而已,故首句因云山起兴,遂以云山命题。蔡琰茄曲:“云山万重兮归路遐。”京洛云山外①,音书静不来②。神交作赋客③,力尽望乡台④。衰疾江边卧⑤,亲朋日暮回⑥。白鸥元水宿⑦,何事有余哀⑧。
(此对云山而怀故乡也。首二遥忆两京,次二托迹成都。下乃漂泊无聊,而作自解之语。旧以作赋句承京洛,因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作两京赋故也。其说似迂。杜臆谓作赋客指相如,伤时无同调而心切思乡耳。按:作赋用蜀人,望乡用蜀地,此说较稳。【黄生注】故乡不见,而异地羇孤,客子哀号宜矣。彼鸥本水宿之鸟,亦何事而作江上哀声乎?末乃触物寄慨。)
①谢朓诗:“谁能久京洛。”②吴筠诗:“万里断音书。”③晋山涛与阮籍为神交,言不涉形迹也。南史:刘评,字彦度。阮孝绪博学隐居,不交当世。评一造之,即愿以神交。汉书·扬雄传: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卢照邻咏琴台诗:“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④寰宇记:益州记云:升仙亭夹路有二台,一名望乡台。成都记:望乡台,隋蜀王秀所筑。⑤张华诗:“衰疾近殆辱。”⑥梁昭明太子集:“宿昔亲朋。”⑦谢灵运诗:“水宿淹晨暮。”⑧曹植诗:“悲叹有余哀。”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初霜来临时,秋日的序曲,已经进入尾声。在此之前,清露洗心,已经渲染够秋的气象。晶莹的露水,不动声色地主宰着季节。深秋的天空,安详而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注释1】 同是: 两人都是, 指作者与长安琵琶女。天涯: 天边。指远离京城的边远之地。沦落: 流落, 漂泊外地。相逢: 指偶
-
论题解析 [解题]识人与用人(make use of personnel edge),是认识和安排人才的总称。具体讲,所谓识人就是要了解人,即对人的考察、识别、选择;其次是要善于发现人才。所谓用人是指
-
笑拈红梅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妖饶。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娇後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
-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晚,是安史之乱五年
-
不知道哪一天开始,冬日里光秃秃的柳枝,已萌绿意。河畔的柳,枝条纤柔垂下。有的,已长出了狭长而椭圆的新叶。有的,爆出了一嘟噜一嘟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
-
【5401】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美〕罗伯特·赖特著,宋伟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 6万字,2020年8月第1版,78元)△
-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
【名句】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语出清代爱新觉罗·玄烨《示江南浙江守土诸臣》诗。地位在上的如果能做到端端正正,其手下的人们一定会恭敬谨畏并且有所约束。说明上层必须要为下层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