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李白

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鉴赏及诗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鉴赏及诗意

黄鹤楼送浩然之广陵⑴

故人西辞黄鹤楼⑵,烟花三月下扬州⑶。

孤帆远影碧空尽⑷,唯见长江天际流⑸ .

【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⑶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6)辞:辞别。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猜你喜欢
  • 古诗词放荡不羁(形容放荡不羁的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放荡不羁,内容包括形容“放荡不羁”的诗词,跪求形容放荡不羁的诗词,比喻人无情无意放荡不羁的诗句。形容放荡不羁的诗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赏析》

    首联先写漏声催促着天色破晓,像箭一般的飞快,后用“仙桃”代表宫内春景,点出景色醉人。这一联主要突出“早朝”。   颔联则分别写朝见时的仪仗和宫殿中的自然景观及气氛。春日和煦,旌旗上的龙蛇似乎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获得了生气,旌旗猎猎,龙蛇也

  • 白居易《秋思》(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根据白居易的《秋思》中的描述“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可以想象到秋天的美景。夕阳的余晖如火烧般照耀大地,晴朗的天空湛蓝如宝石般闪耀。这幅景象让人心生向往和惊叹。无论是晚霞还是蔚蓝的天空,都给人带来宁静和美丽。这些景色仿佛将人们的思绪带入到了田园诗般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 苏轼《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涛颠倒元韵。)》全诗鉴赏

    平生无一女,谁复叹耳耳。滞留生此儿,足慰周南史。那知非真实,造物聊戏尔。烦恼初无根,恩爱为种子。烦公为假说,反复相指似。欲除苦海浪,先干爱河水。弃置一寸鳞,悠然笑侯喜。为公写余习,瓶罍一时耻。闻公少已

  • 寓言《狼落狗舍》全文和鉴赏

    狼在黑夜里来打劫羊棚, 却落入了狗舍,狗舍立刻象白天一样的骚动起来;猎狗嗅到敌人老灰狼就在近旁, 涌到狗舍门口,逼上前去迎战。 “喂,伙计们,有贼! 有贼!”管狗的人喊道。 院子的门关上了,立刻都上了

  • 《哥哥莫怀春》莫为散文赏析

    一莫怀春是我哥哥,小名春娃儿,大名莫怀春。我家同胞四个,大姐二姐差不多在我懵懂的年龄里就嫁人了。所以记忆中都是哥哥带的我。外婆远在

  • 《答张太史》原文|翻译|赏析

    明·徐渭仆领赐至矣。晨雪,酒与裘对症药也2。酒无破肚脏,罄当归瓮3;羔羊半臂4,非褐

  • 《宛丘》情诗三百首赏析

    宛丘 作者: 尧文淑贞 【本书体例】

  • 苏轼《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全诗鉴赏

    东郊欲寻春,未见莺花迹。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舣舟桓山下,长啸理轻策。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腊。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愧我非王

  •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释义】 民间谚语。该句其意是: 不求金子玉器多而贵,只愿儿子、孙辈都贤慧。读音: “重重”应读平声,这样才琅琅上口。而读平声,就应发chong音。重重在这里是 “多” 的意思。那么,“重重贵” 的意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