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薄暮》全诗赏析
旧国见何日,高秋心苦悲。人生不再好,鬓发白成丝。
作品赏析
【顾注】广德元年秋在阆州作。是年九月,至阆州。周舍诗:“况兹薄暮情。”薄,迫也。江水长流地,山云薄暮时。寒花隐乱草①,宿鸟探深枝。故国见何日,高秋心苦悲。人生不再好,鬓发自成丝。
(上四暮景,下四暮情。此诗纵横看来,意无不合。晚花隐色,喻己之混迹。夕鸟归林,方己之避乱。此虽写景,而兼属寓言。故国生悲,仍与流水相应。白头兴叹,又与暮云相关。脉理之精细如此。
①张正见诗:“霜雁排空断,寒花映日红。”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鹤注】此当是广德元年作。【顾注】此舅氏使蜀还京,随有青城之命也。杜臆:阆州今为保宁府,附郭有阆中县。青城县属成都。
闻道王乔舄①,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②,把诏紫微天③。秦岭愁回首④,涪江醉泛船⑤。青城漫污杂⑥,吾舅意凄然。
(上四惜舅氏外授,下四送舅氏赴任。王乔因太史而传,见外吏有藉于朝臣,今以王朝之使,诏除县令,是京官反为外吏矣。如何二字,讶而惜之也。秦岭不堪回首,涪江且醉客船,自此至青城,见彼污杂之俗,舅氏得不凄然乎。)①后汉王乔为叶令,每朔望来朝,双凫先至。帝令太史伺之,得朝舄二。②前汉·王褒传: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宣帝使褒往祀焉。公舅必先使于蜀也。③杜臆:青城为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故云紫微天。一说:紫微殿名,开元四年召县令策于廷,二十四年宴新除县令于朝堂。因知除授县令,得把诏紫微也。④鹤曰:唐志:秦川有秦岭县,贞观二年省。⑤又曰:涪江虽出合州,而水经则云涪江水东南合射江,则梓阆皆可通言。⑥闽中陈氏曰:污言风俗,杂言居民。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
养身莫善于习动, 夙兴夜寐, 振起精神, 寻事去作, 行之有常, 并不困疲, 日益精壮; 但说静息将养, 便日就惰弱。 故曰“君子庄敬日强, 安肆日偷。”
保养身体没有比多运动、 多做事更好的了, 早起晚睡, 振奋精神,找事去做, 行动有规律, 并不感到困倦疲劳, 反而一天比一天精神健壮; 如果只是静心休息保养, 就日益懒惰衰弱。 因此说 “君子严肃端重
-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
韦应物侍卫君王刘长卿刚而犯上韦应物十五岁就当了唐玄宗的宫廷侍卫,所以人特横,在长安好勇斗狠,把恶霸打得改邪归正,成年之后浪子回头
-
错认 【原诗】:月儿高,望不见我的乖亲到(1
-
“府院之争”是一场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的权利斗争。1916年,袁世凯死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祺瑞以北洋派自居,以日本帝国主义为靠山,把持北京政府实权,与黎
-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 卢 梭 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来访扰乱
-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① 父曰:“嗟,予子行役, 夙夜无已。 ②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③ ”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④ 母曰:“嗟,予季行役, 夙夜无寐。 ⑤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⑥ ” 陟彼冈兮
-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二)》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二)》 杜甫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此诗也是杜甫寓居秦州时所作。南郭寺位于秦州南郊约二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