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杨素所建》全诗赏析
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坐接春杯气,心伤艳蕊梢。
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莫问东流水,生涯未即抛。
作品赏析
鹤注编在大历元年春晚作。原注:“越公,杨素也,有堂在城上,画像尚存。”李贻孙夔州都督府记:白帝城东南斗上二百七十步,得白帝庙。又有越公堂,在庙南而少西,随越公素所建,奇构隆敞,内无撑柱,夐视中脊,邈不可度,五逾甲子,无土木之隙,见其人之瑰杰也。【朱注】诗言柱穿、栈缺,而记云“无土木之隙”,疑记语未足信。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①。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②。
(上咏越公堂景。落构,屋檐颓落。垂云雨,言其高。蔓草茅,言其荒。蜂溜蜜,春气融。燕添巢,新入堂也。)
①鲍照诗:“江郊霭微明。”②朱注:“阁木曰栈。
坐接春杯气,心伤艳蕊梢。英灵如过隙①,宴衎愿投胶②。莫问东流水,生涯未即抛。
(下咏陪宴情事。艳蕊易谢,起英灵过隙。宴衎投胶,当及春欢饮。生涯未抛,不能舍夔州而东下也。此章,上下各六句。)
①庄子:“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②诗:“嘉宾式燕以衎。”古乐府:“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秘书监虞世南以太宗颇好畋猎,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 ① ,盖惟恒典;射隼从禽 ② ,备乎前诰 ③ 。伏惟陛下因听览 ④ 之余辰 ⑤ ,顺天道以杀伐,将欲摧班碎掌 ⑥ ,亲御皮轩 ⑦ ,穷猛兽之窟穴,
-
作者把“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两个高潮放在一起来写,把黛玉、宝玉包括宝钗三个人的悲剧,拧在一起,力量攒足,一下子把情节抛向高潮。这种矛盾冲突的形成是人物思想、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此
-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250—305)字太冲,临淄(今山东临
-
【名句】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人的至高理想。因此,在做人、修身养性方面,古人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当我们在追忆古人先贤的时候,也应该体味这样的道理: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是一首写愁的抒愤诗。诗人怀着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却受到杨国忠等的排挤,一直得不到重用。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宝暮年,漫游秋浦而作的十七首《秋浦歌》中的第十五首,诗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深重的怨
-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只为天姿冷澹,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娇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
-
古文观止·两汉文·晁错·论贵粟疏 圣王在上,
-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封建顽固思想的激烈论战。论战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不要变法。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甚至公开叫嚣“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洋务派虽然主张学习西
-
作者: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原文】: 时值九
-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作品赏析【注释】:风荷①老叶萧条绿?水蓼②残花寂寞红①风荷:风中的荷叶。②水蓼:亦称辣蓼。蓼科,一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