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镜》全诗赏析
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作品赏析
石镜:琴台二诗,黄鹤编在上元二年成都内。【顾注】公诗有云:“石镜通幽魄,琴台点绛唇。”乃后来夏游者。华阳国志: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无几物故。蜀王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作家,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表其门,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后王悲悼,作臾邪之歌、龙归之曲。寰宇记:冢上有一石,厚五寸,径五尺,莹彻,号曰石镜。杨德周曰:路史:开明妃墓,今武担山也,有二石阙。武陵王萧纪掘之,得玉石棺,棺中美女,颜色如生,体如冰,掩之而寺其上,镜周三丈五尺。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①。冥寞怜香骨②,提携近玉颜③。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字间④。
(上四叙石镜之由,下则睹镜而生感也。当时留石表墓,为怜香骨,故携镜以对玉颜。及送葬之后,众妃既去,千骑亦归,独有山留片石,长映月光而已。伤心石,谓哀思寄于此石。欢,谓送葬哀声。他注谓众妃妒宠,美人亡而无复叹恨。语意太曲。)
①易林:“悲哀哭泣,送死离乡。”②谢惠连祭古冢文:“号为冥寞君。”张华诗:“死闻侠骨香。”③神女赋:“苞温润之玉颜。”④轮,指圆镜。后汉张纲埋轮都亭,此借用其字。江总诗:“月字照方疏。”宋之问诗:“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两诗,讥古人之好色也。一则死后犹怜,一则病中尚爱。当时眷恋若此,岂知美人黄土,镜前无色,台畔无声,则痴情皆属幻相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这是看了“京派”与“海派”的议论之后,牵连想到的—— 北人的卑视南人,已经是一种传统。这也并非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我想,那大原因,是在历来的侵入者多从北方来,先征服中国之北部,又携了北人南征,所以南人
-
【名句】能使人知己、爱己者,未有 ① 不能知人 ② 、爱人者也。 【注释】①未有:没有。②知人:了解人,能识人。 【释义】凡是能使得别人了解自己、热爱自己的人,没有不能了解别人和爱别人的。 【点评】这
-
一笑暂相从,结交方恨晚。犹兹簿领困,况尔东南远。落帆淮口暮,采石江洲暖。黄鸽可寄书,惟嗟双翅短。
-
扬子津头月下,临都驿里灯前。昨日老于前日,去年春似今年。谢守归为秘监,冯公老作郎官。前事不须问着,新诗且更吟看。
-
父亲监督他洗手这件事是从他第一天去上班开始的。 大学毕业后,他被选调到了局里工作,父亲紧绷的脸上有种掩饰不住的高兴流露出来,
-
诗歌·夏完淳诗《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其 二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尽胡沙。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
-
[原 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①,期日中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③,去后乃至④。元方③时⑥年七岁,门外戏⑦。客⑧问元方:“尊君⑨在不⑩?”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1
-
【题 解】 《游恒山记》写于明崇祯六年(1633)八月十一日,这是徐霞客旅游勘察的第一阶段,即从万历三十五年到崇祯八年,因老母健在,不宜远游,所游之处都是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而且出游的时间较短,偏重于
-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不思不虑,不忧不图,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垂拱而天下治。(《管子·任法》) 【注释】 任法:依靠法度。数:通“术
-
1. 蛰伏 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海洋和大地在亿万年间分合推挤,不知花费了几百万年才从海底爬上岸的动物一一陷落在瞬间裂开的深渊。 那是人类无法以爱和恨抵达的太古鸿濛。 那是感性的禁区,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