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魏十四侍御就敝庐相别》全诗赏析
入幕旌旗动,归轩锦绣香。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
作品赏析
【鹤注】诗云“江边问草堂”,当是宝应元年在草堂时作。有客骑骢马①,江边问草堂。远寻留药价②,惜别倒文场③。入幕旌旗动④,归轩锦绣香⑤。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⑥。
(上四侍御就别,下四送别侍御。倒文场,意气倾倒于文场。若作到字,与问草堂重复矣。行幕轩车,魏之行色。沧浪,即指浣溪,所谓“百花潭北即沧浪”也。)
①骢马,用汉桓典事。②高士传:韩康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③杜预传赞:“元凯文场,号为武库。”④东都赋:“施旗拂天。”⑤刘绘诗:“交错锦绣陈。”⑥王羲之帖:“不得君家书疏。”晋那呵滩侍:”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有不占而避之者六:一曰土地广大,人民富众。二曰上爱其下,惠施流布。三曰赏信刑察 ① ,发必得时。四曰陈功居列,任贤使能。五曰师徒之众,兵甲之精。六曰四邻之助,大国之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
-
志南《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①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② 【注释】 ①系(ji 记):拴
-
【5418】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尚会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7 6万字,2015年2月第1版,69元)△上编:观念文化传统——
-
【注释】: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 ,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这一活动 ,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南朝宗懔
-
这一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书的古诗词以及意思,内容包括含有书的古诗词,关于书的诗句,关于书籍的诗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3、春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4、腹有诗书气自华 。(陆游) 5、
-
衙排宣政仗,门启紫宸关。彩笔停书命,花砖趁立班。稀星点银砾,残月堕金环。暗漏犹传水,明河渐下山。从东分地色,向北仰天颜。碧缕炉烟直,红垂佩尾闲。纶闱惭并入,翰苑忝先攀。笑我青袍故,饶君茜绶殷。诗仙归洞
-
该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思妇住在江南洞庭湖边,丈夫远在蓟北。这样安排构思巧妙。首句既点明时令和地点,又化用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中间两联对仗极工,末联点题。钟惺评此诗
-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上聋下聪,骜不可回。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玻濡以鸿泽,皇之圣。威畏德怀,功以定。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1],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作品赏析【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