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题壁上韦偃画马歌》全诗赏析
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作品赏析
黄鹤编在上元元年成都诗内,与下首戏题韦偃歌乃先后同时作。朱景玄画断:韦偃,京兆人,寓居于蜀。常以越笔点簇鞍马,千变万态,或腾或倚,或齕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跂。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巧妙精奇。韩干之匹也。【朱注】张彦远画记草偃作鶠。黄长睿东观余论云:少陵诗韦偃当作鹏,传写误耳。今存其说以待考。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渠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骇驎出东壁①。一匹齕草一匹嘶②,坐看千里当霜蹄③。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韦偃画马在草堂壁上,乃临行留蹟也。公爱其神骏,而欲得此以同生死,其所感于身世者深矣。)
①颜延之白马赋:“歘声跃以鸿惊。”汉书·梅福传:欲以三代之法,取当世之士,犹以伯乐之图,求骐驎于市。②【卢注】颜渊望吴门马,见一匹练。一匹,本此。③后汉书·马援传:昔有骐驎,一日千里。庄子:“马蹄可以践霜雪,齕草饮水。”洪迈容斋随笔云: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足者,则人以逼真目之。如老杜“人间又见真乘黄”,“时危安得真致此”,“悄然坐我天姥下”,“斯须九重真龙出”,“凭轩忽若无丹青”,“高堂见生鹘”,“直讶松杉冷”,“兼疑菱荇香”之句是也。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均之为妄境耳。人生万事如是,何特此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方回在南宋时曾官知严州。降元后,复为建德路总管,旋即辞官,以研习道学为业。此诗殆作于诗人即将辞官学道之时。诗人由宋入元,虽能苟且偷安,但终觉心绪茫然,忧思重重。加之时道纷乱,难遣愁怀,因而只得箝口沉默,独自伤感。“万事心空”,是诗人看破世道之后的心灵感悟,次句“如何感事气犹炎”,则是诗人感悟之后的处
-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作品赏析【注释】:(1)宿:值晚班。左省:唐代的门下省在皇宫之东。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剩(2)掖垣[音“
-
作者: 张俊山
-
陕南出好水,好水养好茶,陕南人的茶杯不缺好茶水。茶是口粮,亦是亲水的五谷。陕南人习惯把茶杯唤作茶碗。其实常是一只搪瓷缸子,缸身绘着
-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为忆。芳容别後,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沈,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
-
第一首写羁留地的萧条冷落,近而感慨一生多桀,累受挫折。前半用典,说自己是个文坛老将,也像个庙里的病和尚。马援的“常恐不得死国事”,很合作者心事。后半首即景抒情。鸥鹭之典前面已经见过,诗人无法归隐之心明矣。第四句化用陈咏“隔岸水牛浮鼻渡”
-
《与人诚信,每厌浮薄。》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5437】纸牌屋·3:最后一击(〔英〕迈克尔·道布斯著,王幸村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32万字,2015年8月第1版,39 8元)△这本书写于1994
-
古文·徐文长传 袁宏道余一夕坐陶太史楼(1),
-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作品赏析[注释](1)歌管:歌歌曲。管,笙箫。(2)夜沉沉:夜深。[译文]春天的夜晚,即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朵散发出丝丝缕缕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