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积草岭(同谷县界)》全诗赏析
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
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邑有佳主人,情如已会面。
来书语绝妙,远客惊深眷。食蕨不愿馀,茅茨眼中见。
作品赏析
原注:同谷界。连峰积长阴①,白日递隐见②。飕飕林响交③,惨惨石状变④。山分积草岭,路异鸣水县⑤。旅泊吾道穷⑥,衰年岁时倦⑦。
(首记积草之景,兼叙跋涉之艰。山叠多阴,故日光隐见。飕飕惨惨,皆形容积阴也。蔡梦弼曰:从此岭分路,东则同谷,西则鸣水。)
①江淹诗:“连峰竟无已。”②梁简文帝诗:“日斜光隐见。”③水经注:“风飕飕而飗飗。”④陶潜诗:“惨惨寒日。”⑤旧唐书:鸣水县属兴州,本汉沮县地,隋为鸣水县。⑥梁元帝诗:“旅泊依村树。”⑦史记:仲尼曰:“吾道穷矣。”简文诗:“羽檄岁时闻。”
卜居尚百里①,休驾投诸彦②。邑有佳主人,情如已会面③。来书语绝妙,远客惊深眷④。食蕨不愿余⑤,茅茨眼中见⑥。
(下言路近同谷,得有依托也。诸彦,投宿之家。主人,同谷之宰。蕨薇,山中之食。茅茨,山中之居。【张綖注】公欲居西枝者,以赞公有盛论之作;欲居同谷者,以主人有深眷之书也。此与上章同格。)
①屈原有卜居篇。②谢灵运拟邺中诗序:“二三诸彦。”③后汉书:范冉谓王矣曰:“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④鲍照诗:“远客厌辛苦。”⑤史记: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索隐注:“薇,蕨也。”左思咏史诗:“饮河期腹满,贵足不愿余。”⑥庄子:“茅茨不剪。”晋书:豫章太守见范宣茅茨不完,欲为改宅,宣固辞之。南史:袁粲曰:“但恨眼中不见人。”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祖宗以来最重教官之选,往往取之耆儒宿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祖宗以来最重教官之选,往往取之耆儒宿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海棠·七律垂丝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纳兰性德
-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始由柳开所倡导,后为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继往开来到苏轼而宣告完成的文学革新运动。它远继秦汉及魏晋散文的优良传统,近师唐代韩柳古文运动的成功经验,诗学杜甫、韩愈、白居易等人的现实主义精神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城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有“城”字的古诗词,含有“城”字的古诗词句,含有城字的古诗词。1. 《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 《秋思》唐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
-
《通典》是我国古代第1部记载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政书。唐杜佑撰。是书约在大历元年(766)至六年(771)完成初稿,经长期反复修订,于贞元十七年(801) 定稿,呈献朝廷。北宋时就
-
苏轼《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 唯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鉴赏】 永乐即永乐乡,在秀州(今浙江嘉兴)西北十五里
-
获读手书,且言宦况〔2〕,乃知门临乱冢,屋绕丛山,几几乎青磷代灯,白云同榻矣〔3〕。
-
夜入翠烟啼,画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
觉而思之盖南华赐物也岂复与伯固相见于此耶今得来书已在南华相待数日矣感叹不已故先寄此诗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
-
作于1925年6月7日,发表于这首见于《华盖集·咬文嚼字(三)》。原文说:“据考据家说,曹子建的《七步诗》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