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作》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内容】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赏析】: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香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作”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
山花夹径幽,古甃生苔涩。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湿。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入。自是尘外踪,无令吏趋急。
-
《师道立而善人多,若取友则损益种种矣.自世鲜师道,故择友为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
《师道立而善人多,若取友则损益种种矣。自世鲜师道,故择友为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刘宗周 《学言》,良
-
《垂杨》这个词调是南宋陈允平的自度曲,原是咏垂杨的,故取以为名。后来填此调者甚少,仅元代白朴一人,可以说是个僻调。周济的词,词旨大都比较隐晦难解。
-
并辔登北原,分首昭陵道。秋风吹行衣,落日下霜草。昔日憩巩县,信马行草早。行行过任村,遂历黄河隩。登高望河流,汹汹若怒闹。予生平居南,但闻河浩渺。停鞍暂游目,茫洋肆惊眺。并河行数曲,山坡亦萦绕。甖子与山
-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纵猎雷霆迅,观棋玉石忙。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富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
诗人以冷泉为喻,慨叹善始善终的不易,表达了诗人对持守节操者的赞赏,对当时污浊不堪社会的不满。
-
叶绍翁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西湖而充满逸兴野趣的诗。诗中既无对西湖景色风光的描绘,也没有对晚秋时令景物的渲染,而幽独自赏、超脱尘俗的
-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展力惭浅效,街恩感深慈。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信知道存
-
戴复古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出身
-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①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②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③ 【注释】 ①引望:引领而望,伸颈远眺。杳杳:深远貌。②断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