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李白诗《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春天,李白从兖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今属山东)遇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了这首送别诗。
从诗的首两句来看,韦八似是暂来金乡做客的,所以说“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这两句诗象说家常话一样自然、朴素,好似随手拈来,毫不费力。三四两句,平空起势,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可谓神来莫测之笔,而且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诗人因送友人归京,故思及长安,他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神奇、别致、新颖、奇特,写出了送别时的心潮起伏。“狂风吹我心”不一定是送别时真有大风伴行,而主要是状写送别时心情激动,如狂飚吹心。至于“西挂咸阳树”,把我们常说的“挂心”,用虚拟的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咸阳”实 指长安,因上两句连用两个长安,故此处用“咸阳”代之,避免了辞语的重复使用过多。这两句诗虽因送别联类而及,但也表达出诗人的心已经追逐友人而去,很自然地流露出依依惜别的心情。“此情不可道”二句,话少情多,离别时的千种风情,万般思绪,仅用“不可道”三字带过,犹如“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最后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归去的情景。当友人愈去愈远,最后连影子也消失时,诗人看到的只是连山的烟雾,在这烟雾迷蒙中,寄寓着诗人与友人别后的怅惘之情。“望”字重叠,显出伫望之久和依恋之深。
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其中“狂风吹我心”二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整首诗中,如奇峰壁立,因而使此诗“平中见奇”(刘熙载艺概)。正是这种“想落天外”的艺术构思,显示出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
《孙犁锁门》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孙犁 过去,我几乎没有锁门的习惯。年幼时在家里,总是母亲锁门,放学回来,见门锁着进不去,在门外多玩一会就是了,也不会着急。以后在外求学,用不着锁门;住公寓
-
《菊花·菊花》咏菊花诗鉴赏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
-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 (祓)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置
-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白头岁暮苦相思,除却悲吟无可为。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读前后
-
作品:《新唐书》 简介《新唐书》,宋欧阳修等
-
城暗更筹急,楼高雨雪微。稍通绡幕霁,远带玉绳希门鹊晨光起,墙乌宿处飞。寒江流甚细,有意待人归。
-
名言: 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 注释: 鹄(hu): 即“天鹅”。类: 似。鹜(wu): 即“家鸭”。 句意: 刻天鹅刻得不好还象鸭子, 画虎画得不好反而象狗。 出处: 汉·马授《诫兄子严
-
《度正·充养堂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广平程正与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感慨深沉的诗歌,描绘了辛酸的人生旅程。作者通过黄沙道中行走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诗中以西江月为主题,在枯黄的沙漠路上,月光映照下的苍凉景象令人心痛。作者感叹人生如黄沙,也许不被人理解,但依然要坚定前行,不放弃希望。整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理想而孤独的形象,给读者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的苦难以及对希望的追求,展示了辛弃疾对人生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
渡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简析陈子昂此诗历来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