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诗经》-《生民》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诗经》-《生民》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 (祓) 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 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 诞置 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 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 克岐克嶷, 以就口食。 之荏菽, 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 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 苞, 实种实。 实发实秀, 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 即有邰家 室。
诞降嘉种: 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 恒之糜芑,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 或春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 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亶。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 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 上帝居歆, 胡臭时? 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生民是诗经·大雅中的一篇,是周人记述自己始祖后稷灵 迹和业绩的诗。它是关于后稷神话的最早而又最完整的记录,诗中充满 了神话色彩。诗以朴实生动的笔触塑造了周人始祖——既是农业之神, 又是神性英雄——后稷的形象,反映了原始社会进入以农业为主时期, 远古人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殷切期望。古代人民以后稷这一神异英雄 作为自己劳动的楷模,鼓舞其劳动热情,向首更丰裕的生活目标奋斗前 进。
全诗共八章,以“神异”二字贯穿始终。第一、二章写后稷诞生的神 异。诗一开头介绍后稷的家世,写道“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说后稷的 母亲是姜嫄。姜嫄是传说中远古帝王高辛氏 (帝喾) 之妃。有一天,她 行禋祭,“履帝武敏,歆”,踩着上帝的脚指印,心中突感欢欣,于是怀 了孕。“载生载育”,是为后稷。可见后稷在母体孕育时就是“神异”的。 后稷的诞生亦不寻常——“先生如达”,“不坼不副——他一生下来就是一 个圆球形的肉体,不裂不破,这怎不使姜嫄惊惧不安! 以为上帝不满意 她的祭祀,特降灾祸于她呢。
第三章写后稷诞生后的神异。姜嫄在惊惧之中,只好忍痛割爱将异 常的婴儿遗弃,然而“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置之平林,会伐平林; 置之寒冰,鸟覆翼之”。后稷虽然一生下来就遭遗弃,却自有牛羊以乳 哺育,有禽鸟以翼保护,神迹般地生存下来; 就连他的哭声也是声震四 野,极不寻常的。
第四章写后稷幼时农的神异。 他刚会匍匐爬行, 就聪颖异常, 善 于耕作——“之荏菽, 荏菽旆旆。 禾役穟穟。 麻麦幪幪。 瓜瓞唪唪”, 植菽豆, 菽豆茂盛; 种禾苗, 禾苗青青; 麻麦, 麻麦葱葱; 稼瓜果, 瓜果累累。他天生会稼穑,岂不神异?
第五、六章写后稷成人后对农业贡献的神异。他有耕耘之道,善选 良种,勤锄杂草。所种的庄稼——“实方 (整齐) 实苞 (丰茂),实种 (肥盛) 实褎 (长高),实发 (舒发) 实秀 (长穗),实坚实好 (谷粒充 实),实颖 (穗垂) 实栗 (众多),”这真是一幅秧畦整齐,根深叶茂, 穗粒饱满的丰收景象。后稷于是又率众到邰地定居,教民稼穑,“恒之秬 秬,是获是亩; 亘之穈芑,是任是负”,整个邰地植满黑黍白谷,周人 由游牧进入了定居农的生活, 这是多大的进步, 后稷的首创之功怎不 神异!
第七、八章写后稷率民祭祀的神异。祭祀上帝是为了祈求来年更大 的丰收。 祭礼时——“或舂或揄, 或簸或蹂”,“取萧祭脂, 取羝以”—— 既要舂谷、搓米、簸米,又要酿酒、宰牛杀羊,焚萧燃脂,一切准备就 绪,放在盛祭品的“豆”“登”之中,敬候上帝的安享。从祭祀的隆重、丰 盛,可看出农业的丰收,它从侧面又表现了后稷稼穑的神异。
后稷是一位神异英雄的形象,这形象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美学理想。 远古人民要征服自然,就幻想一种超人的力量,就想象出一种超于人类 的神。神就是人们能力的理想化,“神是劳动成绩的艺术概括” (高尔基 论文学),神是人们勤劳智慧的化身,所以古代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 和神性的英兴,几平无一不与劳动有关,如后羿、女娲、大禹等,在他 们身上响彻了劳动的回响。后稷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教民稼穑、使民 富庶,这一形象当然是最完美的形象。
古代人民在塑造后稷这一神异英雄的形象时,从以下几方面运用其 美学原则,体现其美学理想。
首先,运用“人神化”“神人化”,“人神结合”的手法,使后稷身上具 有人的勤劳、智慧的特点,更具有神的灵异的因素。他不仅是母亲踩上 帝足迹而孕育的胎儿,而且生下来又是个令人惊惧的球形怪婴; 被弃后 更有牛羊哺育,鸟禽翼护,众灵保佑。这一切都为神异英雄的形象涂上 了光芒四射的神奇色彩,使这形象富有超凡的瑰丽,神异的美。
这里既有丰富的想象,又有大胆的夸张,它使 生民成了一篇佳 作。
其二,突出地表现后稷积极创造的美,劳动的美。中国古代人民历 来是将“美”与“善”联系在一起的,美是有功利目的的。这在论语、 国语、孟子等书中都有论述。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而为 美”,这就是说君子使民得到利益,就是美。孟子也说:“五谷者,种之 美者也”,这里所说的“美”与“善”、“益”是同义的,因为五谷对于人类的 物质生活有重要的价值。这一美学原则在生民的章节安排上鲜明地 体现出来。全诗余章,有五章详细描绘后稷的创造美,劳动美。写他自 幼善耕耘,而且教民稼穑; 从祭祀的丰盛更表现了他领导周人所取得的 农业大丰收。诗中既有“茀 (拔除) 厥丰草,种之黄茂 (嘉谷)”的锄草 耕耘,“实种实褎,实发实秀”的拔节抽穗的过程,又有“麻麦幪幪 (茂 盛),瓜瓞唪唪 (累累)”的丰收景象,“是获是亩 (收割以亩计),是任 (抱) 是负”的收获情况,更有“或春或揄 (取),或簸或蹂”的舂米酿酒 的劳动创造。这里充满了劳动的喜悦。神异英雄后稷富有劳动美、创造 美,他是古代人民热爱劳动情感的化身。这一美学原则在先秦其他文学 中亦有体现,如弹歌 (见吴越春秋) 中道: 断竹,续竹,飞 土,逐宍 (古肉字,指禽兽)。”此歌描写了原始人几乎全部的狩猎过 程,歌咏了渔猎时代的社会生活。周颂·载芟对先民劳动亦有生动 的描绘,热情的歌颂。载芟开端写:
载芟载作,其耕泽泽。千耦其耘,租隰徂畛。侯主侯伯, 侯亚侯旅, 侯强侯以。 有其馌, 思媚其妇。
这里描绘的是大规模集体劳动的场面: 有上千对的人一齐除草耕地, 父、子、兄、弟,一个个身强体壮,干劲足; 说说笑笑来送饭的,是些 漂亮的妇女们。歌颂创造美、劳动美在周颂·良耜中亦有表现。这 些都证明了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
第三,体现了整齐和谐、色彩鲜明、富有动态的艺术美。生民 一诗基本上是四言体,但间杂五言。这在整齐美中求参差错落之美。全 诗韵脚密而换韵频繁,因而充满了铿锵和谐的旋律。如“以赫厥灵,上 帝不宁” (韵尾ing),“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韵尾i),诞实匍匐 (古 音必),克岐克嶷” (韵尾i),“荏菽旆旆,禾役穟穟” (韵尾ei),“麻麦幪 幪,瓜瓞唪唪” (韵尾eng),“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 苞” (韵尾ao),“实种实褎,实发实秀” (韵尾iou) ……另外,在诗中 还采用排比、对仗句式,摹状、迭字的修辞,如“荏菽旆旆,禾役穟 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置之平林, 会伐平林; 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等,使人从这优美的旋律中似乎可 以看到周人歌唱始祖——神异英雄后稷时的欣喜敬慕的情景。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的美感中是最大众化的形式”。生 民一诗中虽然没有一字写颜色,但给人的色彩感觉却是丰富而强烈 的。且不说劳动背景的青天、红日、白云,仅后稷稼穑的植物色彩就够 斑烂的: 赤 (谷)、黄 (菽豆)、绿 (禾苗)、白 (麦)、土黄 (麻)、翠 (瓜) ……在交相辉映的色彩中,会使你强烈地感到劳动的势烈气氛。
诗中还以简练生动的语言表现动态美,画出一幅幅壮美的劳动画 面,一幅幅幸福生活的图景。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野实好,实颖实栗。
这里有丰富多变化的形容词。它形象地描绘了植物生长过程,从这些词 语中人们似乎听到庄稼拔节抽穗的声音,看到菽瓞千顷,麦浪千重的画 面。
恒之秬秠 (黑黍),是获是亩; 恒之穈芑 (白谷),是任 (抱)是负。
这些精炼的词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它令人看到后稷领导周人在邰地 广袤田野上紧张收割黍谷的劳动场而。
或春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 取萧祭脂, 取羝以。 载燔载烈, 口兴嗣岁。
此处写舂米酿酒、杀牛宰羊准备祭礼的情况。一字一词都含动态美。 “舂”、“揄”、“簸”、“蹂”几个字概括了众多周人从事的各种劳动,场面巨 大而热烈。“释之叟叟,烝之浮浮”的叠字,更会使你听到“溲溲”淘米 声,看到酿酒蒸米时热气缭绕上升的样子。
生民是一首神异英雄的赞歌,是我国古代文坛上一枝瑰丽的奇 葩。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美学理想,从多方面运用了美学原则,为 我国文学艺术的创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 白居易《题香山新经堂招僧》全诗赏析

    烟满秋堂月满庭,香花漠漠磬泠泠。谁能来此寻真谛,白老新开一藏经。

  • 路亭 柯灵

    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市虎可畏,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①上孤烟②。 复值接舆③醉,狂歌五柳前。 【注解】 ①墟里:

  • 《莲的盈盈诗意》绿绮散文赏析

    文化碧波中的莲,洁净曼妙风情万种。莲花出水溅出的涟漪,湿了文人的青青子衿,氤氲出各种诗意。人们从“莲子清如水”中看出了爱情,从“出

  • 五四精神古诗词(急求语五四精神有关的古诗词,150字左右)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四精神古诗词,内容包括急求语五四精神有关的古诗词,150字左右急急急,50分急求弘扬五四精神的诗,有关描写五四青年节的诗句。1,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

  • 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 时年七十一。》全诗赏析

    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值新正第七旬。老过占他蓝尾酒,病余收得到头身。销磨岁月成高位,比类时流是幸人。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

  •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意境解读

    (宋)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小令,写的是道

  • 苏轼《定风波》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定风波》·苏轼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

  • 《折桂令·中秋赏析》

    月亮因其朦胧、晦暗、可阐释性强,历来是文人墨客们乐于歌颂的对象。这一看上去单调、简明的意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也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和形象。清夜良辰,对月兴叹,文学家们往往会敏锐地觉察到月亮的圆缺不定,同时感到自身的渺小。这时,不同的境遇和

  • 六年级下册110首古诗词(六年级下册古诗词10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下册110首古诗词,内容包括六年级下册古诗词10首,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书后的10首古诗,六年级下学期古诗10首。明日歌 清(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