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菊花》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菊花咏菊花诗鉴赏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有花品,一提到菊花,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把它与一种高洁傲岸的品性相维系。在古典诗歌的画廊里,菊花常用来写意,抽象为某种精神的载体,她的品位极高,不同于浮花浪蕊,发于暮秋,耐寒傲霜,不与群芳争艳,此种品性正是古代士大夫文人追求的一种境界,故菊花成了诗人笔下的宠物,历来受人青睐。
元稹的菊花诗显然没有重复吟咏广为人知的话题,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菊品的赞美上,而是把感情的凝聚点投注到赏菊过程中引起的美感体验上。诗人玩菊自适,移情于物,在留恋徜徉之间道出爱菊之情愫。
诗一开始就向人们描述了菊花在诗人眼中的形象:“秋丛绕舍似陶家”。映入眼帘之菊非寻常之菊,而是如同陶潜东篱所种的菊花。自从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后,菊花与陶渊明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钦慕陶潜采菊之雅趣,更推崇陶潜之清心淡泊的性格。菊也,人也,即物即人,人品与菊品自然成趣。诗人由绕舍之菊,油然产生类似陶潜采菊东篱之翩翩遐想,于是兴致盎然,遍绕秋丛,赏之,品之,味之,玩之,身心完全沉醉在情与景会的美妙体验之中。“遍绕篱边日渐斜”此句通过“遍绕篱边”之行为状写,已透露出诗人对菊花的十分爱意。爱之痴迷,才不觉时光暗度。
诗的尾联是托设问而自答。在语句转换之际,仿佛有人催归,诗人情牵黄花,怡然自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不是我特别钟情于菊花,是因为菊花过后,更无他花可赏,声色之中流露出无限惜花爱菊之意。
菊花是秋之骄子,也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最晚的一种花卉,此时众芳过尽,万木凋零,而菊花却在这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为冷寂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们能在这凄清的季节中蓦然饱赏她的色彩、芳姿,怎不倍加爱怜?而诗人就要在弥漫着温馨菊香的氛围中,挥挥手与一年的花事道别,又怎能不流连忘返、怅然消魂呢?菊花本身承载着诗人太浓太炽的感慨与追求,无怪乎诗人对此花别寄一番钟爱之情。
在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心目中,餐菊赏菊都可抽象为一种思维定势。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餐菊即象征着美好情操的自我修养。陶潜之赏菊也暗示着别具超群拔俗的文人雅趣及风度。而爱菊则常常意味着对某种高洁品德的赞誉和向往。元稹的菊花诗,咏菊之寄意,亦当如是看。
-
弈秋 ① ,通国 ② 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唯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 ③ 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 ④ 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
-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山顶自晶明,人间已滂沛。豁然重昏
-
山城九月冒朝寒,讲武台南路屈盘。驺子雨中乘马去,村童烟外倚墙看。鸦啼冢木秋风急,鹭立渔船夜水干。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
-
刘琨 琨顿首。损书及诗 (1) ,备辛酸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 (2) 。执玩反覆,不能释手。慨然以悲,欢然以喜。 昔在少壮,未尝检括 (3) 。远慕老庄之齐物 (4) ,近嘉阮生之放旷 (5) 。怪厚
-
簟冷乍逞新气味,扇凉重叙旧恩情。
-
《朋友不信,则交易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朋友不信,则交易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武则天 《臣轨下》,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此诗写于乾元二年 (759) 秋,是李白遇赦东归后,与友人夏十二游岳阳楼时所作。岳阳楼即今湖南岳
-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晓用云添句,寒将雪命篇。良辰多自感,作者岂皆然。熟寝初同鹤,含嘶欲并蝉。题时长不展,得处定应偏。南浦无穷树,西楼不住烟。改成人寂寂,寄与路绵绵。星势寒垂地,河声晓上天。夫君自有恨,聊借此中传。
-
【名句】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注释与译文]缱绻,缠绵,感情好得难舍难分。一对爱人元宵夜晚短暂相聚,生怕很快分离,因而尤其珍惜相聚时的分分秒秒。他们本无心赏月观灯,因而月色的清朗与朦胧对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