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横江词其一》全诗赏析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作品赏析
[1]道一作言[2]三日一作一月;一作猛风吹倒天门山
李白早期创作的诗歌就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真率,他这种艺术特色的形成得力于学习汉魏乐府民歌。这首诗,无论在语言运用和艺术构思上都深受南朝乐府吴声歌曲的影响。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开首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充满地方色彩。“侬”为吴人自称。“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一抑一扬,感情真率,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本色。横江,即横江浦,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位于长江西北岸,与东南岸的采石矶相对,形势险要。从横江浦观看长江江面,有时风平浪静,景色宜人,所谓“人道横江好”;然而,有时则风急浪高,“横江欲渡风波恶”,“如此风波不可行”,惊险可怖,所以“侬道横江恶”,引出下面两句奇语。
“猛风吹倒天门山”,“吹倒山”,这是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天门山由东、西两梁山组成。西梁山位于和县以南,东梁山又名博望山,位于当涂县西南,“两山石状飚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江南通志),形势十分险要。“猛风吹倒”,诗人描摹大风吹得凶猛:狂飚怒吼,呼啸而过,仿佛要刮倒天门山。
紧接一句,顺水推舟,形容猛风掀起洪涛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于瓦官阁。”猛烈的暴风掀起洪涛巨浪,激起雪白的浪花,从高处远远望去,“白浪如山那可渡?”“涛似连山喷雪来”。沿着天门山长江江面,排山倒海般奔腾而去,洪流浪峰,一浪高一浪,仿佛高过南京城外江边上的瓦官阁。诗中以“瓦官阁”收束结句,是画龙点睛的传神之笔。瓦官阁即瓦棺寺,又名昇元阁,故址“在建康府城西隅。前瞰江面,后据重冈,……乃梁朝故物,高二百四十尺”(方舆胜览)。它在诗中好比一座航标,指示方向、位置、高度,诗人在想象中站在高处,从天门山这一角度纵目遥望,仿佛隐约可见。巨浪滔滔,一泻千里,向着瓦官阁铺天盖地奔去,那汹涌雄奇的白浪高高腾起,似乎比瓦官阁还要高,真是蔚为壮观。诗人描绘大风大浪的夸张手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猛风吹倒天门山”,显然是大胆夸张,然而,从摹状山势的险峻与风力的猛烈情景看,可以说是写得活龙活现,令人感到可信而不觉得虚妄离奇。“白浪高于瓦官阁”,粗看仿佛不似,但从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上看,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象高过远处的瓦官阁了。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语言也象民歌般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何国治)
-
小桃红·离情 张可久 几场秋雨老黄花。不管离人怕。 一曲哀弦泪双下。放琵琶。 挑灯羞看围屏画。 声悲玉马。愁新罗帕。 恨不到天涯。 张可久:1280-134
-
张孜生当唐末政治上极其腐朽的懿宗、僖宗时代。他写过一些抨击时政、反映社会现实的篇,遭到当权者的追捕,被迫改名换姓,渡淮南逃。他的诗大都散佚,仅存的就是这一首《雪诗》。 诗分三层:头两句为一层,点明时间、地点、环境;中八句为一层,揭露
-
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简析这首题画诗是诗人早年应朋友邀请为《秋江独钓图》所
-
故愕愕者福也,諓諓者贼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故愕愕者福也,諓諓者贼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
-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 (1) ,无明略以佐时 (2) ;徒临川以羡鱼 (3) ,俟河清乎未期 (4) 。感蔡子之慷慨 (5) ,从唐生以决疑 (6)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7) 。超埃尘以遐逝
-
这首诗作者采用乐府旧题写作,充分反映途中的艰辛情状和胸间的忠愤,慷慨悲凉。《文选》李善注,这首诗以四句为一解,合九解成一篇。 首解四句写登程。下笔就写“朝发”、“暮宿”,是记实,也见出受命北去时行程的迅急:早晨刚出都城北门——广莫门
-
古文观止·《左传》·王孙满对楚子 (宣公三年)
-
《题省中院壁》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诗篇。诗中描绘了一个废弃的官府,高官们已被免职,残破的墙壁上荒草丛生。通过描写壁上的墨迹,杜甫表达了对过去荣光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他以“劝君莫惜金缕衣”来寄托对宦途的思考和对人世间虚华的低吟。这首诗展示了杜甫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深思。以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吟诵的情感,让人对历史和现实产生共鸣,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这是一首流传至今的名篇,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真正的价值。
-
国学名句“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语出《礼记·学问》。有修养的人既要知道教学成功的原因,又要知道教学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做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