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王维
桂魄①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
①桂魄:月的别称。
【评析】
这是写宫怨的诗。前两句写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写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所谓“心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
-
召公 ① 曰:“我不可不监 ② 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惟 ③ 不敬厥 ④ 德,乃早坠 ⑤ 厥命 ⑥ 。”(《尚书·召诰》) 注释 ①召公:西周大臣,名奭(shì),曾辅佐周武王灭商。②监:通“鉴”
-
[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1
-
闻锺渡寒水,共步寻云嶂。还随孤鸟下,却望层林下。清梵远犹闻,日暮空山响。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陆云:逸民赋(节选) 陆云世有逸民兮,栖迟于一丘。委天形以外心兮,淡浩然其何求。陋此世之险隘兮,又安足以盘游。杖短策而遂往兮,乃枕石
-
国学名句“为山者,基于一箦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出处和解释
【名句】为山者,基于一箦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语出北齐刘昼《刘子·崇学》。堆山,始于一筐之土,而最终形成数千丈的高山;挖井,起于三寸深的小坑,而最终至有万仞之深。形容
-
《聂小倩》这篇小说的篇幅是短小的,人物也不多,贯穿情节发展始末的似乎也只有两个人: 聂小倩和宁生。但作品却把阳刚之壮美与阴柔之优美的不同审美境界,把恐怖与安宁、粗犷与细腻等多样的心理情感体验,把现实世
-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其名取自汉末徐乾《室思》诗。《室思》共五章,其三云:“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唐以前曾有
-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蠢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名句】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① ,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② ,可知积善以遗 ③ 子孙,其谋甚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蠢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注释】①庆:福。②殃:灾祸。③遗(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1],风烟望五津[2]。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 无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