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题解与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1],风烟望五津[2]。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
无为在歧路[5],儿女共沾巾[6]。
[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唐代诗人。诗风高华爽朗,在“初唐四杰”中最为杰出。
[题解]
杜少府,名不详。少府,是当时县尉的通称。之任,赴任。蜀州,指今四川。这首诗在对朋友的勉慰中,表现出作者的少年气概和志在四方的襟抱。“海内”、“天涯”一联,情调积极乐观,深情与哲理交融。
[注释]
[1]城阙:长安的城郭宫阙,是送别之地。阙,皇宫门前的望楼。辅:护卫。三秦:今陕西一带,原为秦国旧地,项羽灭秦后将其地分为雍、塞、翟三个部分,所以叫三秦。此句说三秦之地护卫着长安。
[2]风烟望五津:遥望蜀中岷江的五大渡口,但见风烟迷茫,暗指杜少府的行程很远。
[3]宦游人:出外做官,远游他乡的人。
[4]比邻:近邻。古时五家为比。
[5]无为:不要。歧路:分岔的道路。
[6]沾巾:泪湿佩巾。
-
【名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语出《庄子·逍遥游》。“至人”能忘掉自己,“神人”不求建立事业,“圣人”不求有名望。至人:指思想道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人。神人:指修养达到莫测的人。圣人:指道德智能极
-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幔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仕宦岂不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天下之患,莫大于苟可以而止。养颓靡不复振之习,成极重不可反之势,皆“苟可以”三字为之也。是以圣人之治身也勤励不息,其治民也鼓舞不倦,不以无事废常规,不以无害忽小失。非多事,非好劳也,诚知夫天下之事,廑
【名句】天下之患,莫大于苟可以而止。养颓靡不复振之习,成极重不可反之势,皆“苟可以”三字为之也。是以圣人之治身也勤励不息,其治民也鼓舞不倦,不以无事废常规,不以无害忽小失。非多事,非好劳也,诚知夫天下
-
战城南无名氏【原文】 战城南,死郭[1]北,野死[2]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3]!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4],蒲苇冥
-
(下离上坎) 《既济》 :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
-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篱落:篱笆。径:小路。深:深远。阴:树阴。急走:快速奔跑
-
苏明允管仲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戎翟,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
-
宋·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此词以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女荡舟遇雨、娇不胜寒的故事,喻写了一幕爱情的悲剧,同时也寄托了一个不谙世故者生活坎坷、遭遇不幸的身世感慨。全词意味深蕴,含蓄婉转,手法新颖,别具一格。 开篇两句起笔不凡,想像奇特。女主人公感到离江边路太远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