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竹里馆》全诗赏析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品赏析
【注解】: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啸。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评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
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
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
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
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
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傭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陈邦炎)
-
《海棠·浣溪沙烛下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范成大
-
古有人者,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
【注释】 选自清·黄宗羲《原君》。原君,推究、研究做君王的道理。原,探究事物的根本和真相。《原君》系《明夷待访录》中的一篇。 释:解除,消除。 【赏析】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
作者: 文淑慧任光
-
本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正是何绍基仕途光明,一帆风顺之时。从诗作中,我们就可以充分领略到这位涉世未深的典型士大夫诗人当时那种恬静、安适的情怀。
-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张泌的诗句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这是张泌的诗句。诗句中说到春天的月亮只能为离别的人照亮落花,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上一句应该是描述春天的月亮照亮离人的情景,下一句可能是继续以离人和落花为主题,细述别离的心情。这些诗句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打动人心,令人感叹离别之苦。
-
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而习俗成于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而习俗成于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殷仲文风流儒雅〔1〕,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2〕。常忽忽不乐〔3〕,顾庭
-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白苹已堪把。绿芷复含荣。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
山鹧鸪 作者: 白居易 【
-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① 。得志,与民由之 ② ;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二) 注释 ①广居、正位、大道:据朱熹注,分别指仁、礼、义。②由之:沿着正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