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韩愈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一封朝奏九重天:韩愈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诗鉴赏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 “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不言而喻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富有胆识。

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

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险。“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承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论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虽追步杜甫,但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我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诗味浓郁,诗意醇厚。
猜你喜欢
  • 谢持

    四川富顺人。原名振心,字慧生。光绪秀才。川南经纬学堂肄业。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加入同盟会,任富顺县分部长。同年谋成都起义,事泄走上海。1909年(宣统元年)任中国公学学监。1911年抵重庆,任教

  • 戏剧的特点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述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的完整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

  • 《史记·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蚡言安国太后 [4] ,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 [5] ,迁为大司农 [6] 。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 [7] 。兵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 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

  • 苏轼《卢山五咏 圣灯岩》全诗鉴赏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

  • 柳永《雪梅香》全诗鉴赏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

  • 疯子在右

    【3278】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33万字,2016年1月第1版,39 8元)△与疯子的对话。○《真正的世界》:如果有

  • 《读史·[清]蒲松龄》原文与赏析

    [清]蒲松龄君子除小人,赤手搏龙象;小人杀君子,诛灭如反掌。朝谮夕已族,并不疑虚罔。

  •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

  • 《古文·苛政猛于虎》鉴赏

    古文·苛政猛于虎 《礼记》孔子过泰山侧,有妇

  • 《闺怨·周在》原文与赏析

    周在江南二月试罗衣, 春尽燕山雪尚飞。应是子规啼不到, 故乡虽好不思归。周在,字善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