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读史·[清]蒲松龄》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读史·[清]蒲松龄》原文与赏析

[清]蒲松龄

君子除小人,赤手搏龙象;

小人杀君子,诛灭如反掌。

朝谮夕已族,并不疑虚罔。

英主或旋悟,忠魂徒梦想。

临淮与汾阳,大勋垂天壤;

媢忌犹中伤,频频陷法网。

几何首领绝,不似仙芝枉?

按理说,功与罪,君子与小人,本来是截然不同、界限分明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却常常混淆,甚至互相颠倒。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种反功为罪、忠佞易位的现象,简直层出不穷。作者阅读新唐书之后写下的这首读史,便是针对封建社会的这一丑恶现象,在慨叹正不压邪的同时,极有说服力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仕途黑暗和险恶,提醒人们:即使在功垂天壤、平步青云的时候,也必须谨防小人的陷害和暗算。

诗歌的前八句是理论阐述,后六句是列举的事实论据。作品一开始,诗人便高屋建瓴,鸟瞰整个封建社会,概括了一种令人深思的历史现象:“君子除小人,赤手搏龙象;小人杀君子,诛灭如反掌。”作品所论述的重点是“小人杀君子”,但由于一开始就用正反对比的方式提出问题,因此,这不但使作品的重点在对比这中显得格外鲜明,而且起到了设疑启下的作用。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君子铲除小人会如此困难,而小人诛灭君子却如此易如反掌呢?

作品接下去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这就是“朝谮夕已族,并不疑虚罔”。“谮”,诬陷;“族”,灭族;“罔”,无。小人迫害君子时,早上罗织罪名,中伤诬陷,晚上就已经灭其九族,根本不会去考虑他们是否真有罪过。也就是说,小人既然决心要对君子加以迫害,就会横加罪名,并不需要顾及事实真相和道义良心,所以心狠手毒,毫无顾忌,迅速而利落地实施他们的阴谋。回答了这后一个问题,前一个问题的答案也就不言自明——因为君子的作法正好与此相反。

但是,诗人明白,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答案。君子也好,小人也好,他们的行为和命运还与“英主”息息相关。所以,作品接下去写道:“英主或旋悟,忠魂徒梦想。”“英主”,英明的君主,即皇帝。当君子被害之后,那些有见识的皇帝有时会忽然发觉杀错了,但为时已晚,君子的忠魂再也无法回归人间。换句话说,小人的得势,君子的遭难——一句话,正不压邪的悲剧,实际上都是由皇帝的昏庸造成的,“英主”并不英明。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观史的目光已经触及到了问题的要害,这是难能可贵的。然而,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还未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在统治阶级内部各派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中,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自己的统治地位,往往都要搞平衡、均权益,有时甚至坐山观虎斗。因此,官场的黑暗和仕途的险恶,从根本上说,并不只是由于皇帝的糊涂昏庸所致,而是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政治斗争的产物。但尽管如此,诗人能够在揭示功罪颠倒、忠佞易位现象的同时,指出它与最高统治者的必然联系,这就够了,因为这对在宦海中正道而行的人们毕竟可以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使他们便加留心坦途上的陷阱,碧波中的暗礁。

作品的后六句列举历史事实,为作品前面的理论阐述提供事实论据。“临淮”是李光弼,“汾阳”是郭子仪,均以封地之名代称。他们都是平定安史之乱的赫赫功臣,但多次受到宦官鱼朝恩等人的忌恨和诬陷,屡夺兵权,险遭治罪;“仙芝”,即高仙芝,唐代大将,在小勃律反唐和安史之乱中,他战功卓著,却被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处斩,当是时,军中士兵深为不平,呼“枉”之声响彻云天。象高仙芝这样功高而屈死的人,历史上又何止他一个呢?所以诗人感叹道:“几何首领绝(多少脑袋落地),不似仙芝枉?”结句由点推面,从个别到一般,既照应了开头,又令人深思和回味。

这是一首典型的哲理诗。作品由概述历史现象,进而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列举一系列事实作论据,表现出类似论说文的论证特征。作品的语言明确、果决、锋利,毫不拖泥带水,也显示出类似理论性文章的语言特色。诗人的感情强烈、深沉,但被抑制在论说的理性框架之内,只作为论说的深层内涵存在,这又有助于将论述的客观性与倾向的鲜明性结合起来,从而使作品更具战斗力。

猜你喜欢
  •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的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10首课外古诗词的题目是啥啊)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的题,内容包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10首课外古诗词的题目是啥啊,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古诗词复习题,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的古代诗词(要诗题以及内容)。长歌行(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

  • 《惯于长夜过春时 赏析》

    作于:(1931年)这首诗见于《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为悼念“左联”五烈士而作。

  • 最后一个吟游诗人的歌(节选) [英国]司各特

    第一章 5 十名扈从和十名侍卫身披铠甲, 每时每刻等待着哨兵的呼唤; 三十匹膘肥体壮的骏马, 不分昼夜地佩戴着鞍鞯, 我敢说马头上还蒙着铁甲, 利戟分挂在鞍穹两边; 厩房里还有一百匹空鞍骏马; 这是布

  • 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关汉卿作品注释翻译鉴赏

    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关汉卿作品注释翻译赏析 轻载虾万须,巧织珠千串①,金钩光错落②,绣带舞蹁跹。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④。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琉色浅⑤

  • 汪前兵《秋天笔记(组诗)》

    秋日记事死沉沉的屋檐下,阳光压住了步子一只猫,介于黑天和白夜之间,不顾被秋天抽打过的麦粒,贪婪的沉睡十米开外,一颗熟透的杏子,在老

  •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词原文鉴赏和意境解读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 杜甫《上白帝城二首》全诗赏析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江山城宛转,栋宇客裴回。勇略今何

  • 白居易《紫阳花》全诗赏析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注:招贤寺有山花一树,无人知名,色紫气香,芳丽可爱,颇类仙物,因以紫阳花名之。

  • 朱迎兵·灾难是握在掌心的雪

    朱迎兵·灾难是握在掌心的雪朱迎兵1945年9月,二战硝烟散去,战争胜利了,但莫斯科仍笼罩在阴云里。很多家庭失去亲人,大量的人在战争中残

  • 名画《牧马图》赏析

    牧马图 唐·韩幹作 绢本设色 纵二七.五厘米 横三四.一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韩幹为中国画史上杰出的画马大手笔,其鞍马艺术曾引来多少人士的赞美与评论,在民间,更流传着他许多画马的传奇故事。如相传宋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