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陈子昂诗《感遇》(第三十四)赏析
陈子昂
朔风吹海树,
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
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
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
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
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
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
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
白首未封侯。
陈子昂诗鉴赏
此诗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7 )诗人从建安王武攸宜东征契丹时,借一位游侠的怀才不遇,为之鸣不平,来表现自己壮志未酬的“兴寄”,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予以讽谕。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诗的开头两句,以苍劲古朴的笔触勾勒时、空背景,渲染出悲凉的气氛,深秋时的渤海要塞,凛冽的北风吹刮着浩瀚大海岸边的树木,呈现出一片凋零、萧瑟的景象。背景画面苍凉,但气势飞动,“ 海树”以“海”迭加于“树”, 就使得这个意象雄浑而有风骨。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引出诗中的主人公,亭堠乃边塞哨所;“楼”指亭上的戍楼。“明月楼”, 既具体点明此时为深秋月夜,又使形象充满“哀”怨,任用营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七哀的境界。七哀写女子,此写游侠;子建尚有“柔情丽质”(钟惺古诗归),子昂却刚健质朴。
诗接下来转入主人公的自述,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前面没有直接说明楼上戍卒到底是“谁家子”,既引发读者的遐思,又可渲染“哀哀”的情调有“盘马弯弓惜不发”的顿挫之致。在此基础上,才如七哀“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妻”的句式一样,点明主人公的明确身份与经历:“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战国时燕国之地,汉以后置为幽州,连称为“幽燕”,属今河北北部与辽宁西部一带。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而冠,以示成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崇尚勇武,“幽燕客”三字足以表明此人为一侠士,他胸怀大志,刚一成年就去家远游,以求建功立业。并非恋巢的家雀,而是欲搏击四海风云的雄鹰。既为豪侠之士,又值血气方刚之年,故嫉恶如仇,愿铲尽天下不平事,敢作敢为,对贪官恶吏就难免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侠义之举:“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据汉书·尹赏传说,长安有一群少年专门谋杀官吏替人报仇,事前设赤、黑、白三色弹丸,探得赤丸杀武吏,黑丸者杀文吏,白丸者处理丧事。这两句表现出主人公的英武与打抱不平的侠义精神。两句对仗工整,韵律铿锵,颇似五律之对仗句式。如果说“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稍显得低沉,可谓抑,那么至此则一扬,显得高昂,痛快淋漓。接着又回到现实中来:“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因为杀公吏、报私仇,触犯 刑律,只得避逃海上,并到边塞从军。这其中自然亦有投身疆场,建功封侯的幻想。谁料明珠暗投,他在“此边州”并未能显身手,展抱负,其勇武之力与侠义之胆都不被赏识。他碌碌无为如同凡夫俗子。英雄失路,心绪悲凉。久在异乡为异客,又处于坎坷之境,最易生故乡之思:“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水“悠悠”寓有愁思悠悠不尽之意。
“复”字下得颇有力,使诗显得音情顿挫。更令人激愤的还不在于个人的荣辱升降,而是胡兵屡犯 、主帅无能。
“胡兵”原指汉朝时的匈奴军队,这里代指契丹军队;“汉国”即汉朝,实指唐朝。“愤”针对胡兵入侵,显得有力,“羞”针对主将昏庸无能,见出深刻。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两句既是批判社会现实,也寄寓“幽燕客”怀才不遇的感慨。诗末借用汉朝李广的典故来抒写“幽燕客”的不平。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作战骁勇,带兵有方,但他“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却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后来被迫演出“引刀自刭”的惨剧。“七十战”而“未封侯”,对比何等鲜明!这两句堪称全诗画龙点睛之笔。是诗人“兴寄”之所在。
主将武攸宜刚愎自用,又“无将略”,以致唐兵大败,又怯敌不敢进。子昂曾出谋献策,以改变战局,但不被武氏采纳。陈子昂失望悲愤,乃有此“感遇”篇。此诗“词旨幽邃”(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四),它并非是抒胸臆,而是借“幽燕客”之“言”抨击当时主将之误国,并寄寓自己的悲愤。
全诗一扫初唐残留的六朝萎靡绮丽无病呻吟的诗风,有感而发,感情沉郁深厚,内容充实,富于强烈的现实意义。诗之风格迥异于齐梁与初唐的轻靡绮艳,体现了其“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汉魏风骨”说。
-
这是一首因风感怀之作。首联即破题,极状风之“大”。以下三联均为感怀。
-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一本此十句作一首)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世路多险艰。
-
古代的中医著作《难经》《难经》是我国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全书所述以
-
【3911】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 1万字,2017年6月第1版,39元)△共六部分:①古代家族何
-
【原题】:偕黄叔明王元吉钱伯云张梦辰金彦振元夕观灯会于萧塘隐居景元举酒属客曰七人四百九十岁为首句以灯字为韵予赋此时洪武乙丑也(洪武十八年)
-
作者: 叶灵凤 【原文】: 宴罢归来,卸下外衣,不去
-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校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过华清宫杜牧,内容包括古诗《过华清宫》作者:杜牧,杜牧《过华清宫》全诗,杜牧的《过华清宫》全诗是什么。过华清宫 杜 牧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