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丁丑九月京邸大风感怀》感怀之作
丁丑九月京邸大风感怀·李慈铭 流水游龙日夜驰,品题豪竹与哀丝。 谁云饥饿苍黄日,犹是承平宴饮时! 天乐瞢腾如昨梦,杞忧涕泪有谁知? 只须一醉生涯了,莫忘高阳旧酒卮!
这是一首因风感怀之作。首联即破题,极状风之“大”。以下三联均为感怀。
文学史上写大风之作可谓沉沉夥颐。刘邦唱出的大风歌,展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无与伦比的开国大帝的威风,而岑参笔下轮台九月能将一川斗大之石吹得满地乱走的大风,则是将军壮士不惧险阻,一往无前的豪迈风范的极好象征。
然而,盛唐以后,诗人笔下的大风之章,虽不乏精心工稳之撰,其气象却似乎随着时势一起,越来越衰弱下去,再也没有汉唐时代那种饱满充沛的浑元生力了。到了近代,诗人笔下的风便时常与悲怆和愤慨、凄楚和哀伤的情调交织在一起。
而本诗中的风,虽然犹如川流不息的车马那样滚滚奔驰,又如一位力大无比的乐师在吹奏大型的管弦丝竹,写得颇为壮观热闹,但这其实不过是对沉醉太平,犹唱后庭花的亡国之征的双关描写。光绪三年国内旱情非常严重,哀鸿遍野,路有饿殍,然而肉食者之门依然是歌舞欢笑,酒肉如山(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这样的现实,郑珍也曾有具体的描写。其晨出乐蒙昌雪至郡有句云:“老翁病妪呻且走,欲至他国知何时?尔守尔令宁见此,深堂密室方重帏,羊羔酒香紫驼熟,房中美人争献姿。”如此鲜明的对照,对于一个有时代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来说,怎么不会生出万千愁绪呢?
作者尽管少负才名,然科场之中却屡屡失意,直到光绪六年方成进士,故作此诗时,正是诗人落魄京师之际。诗人素性简略,胸无城寓,然矜尚名节,意所不可,辄面折人过,议论臧否,不轻假借苟同,虽杵枢辅,亦不以为然。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性格,也就自然会有这样激愤的感慨,这样无可奈何的涕泪。本诗后两联正是诗人胸臆的直接抒写,只不过高阳酒徒的酒杯是无法让他超然物外的。
诗人尽管有满腔忧国的涕泪,但是谁能知晓?尽管想以一醉解千愁,然而郦食其何须人也?酒徒何须人也?郦生若非酒徒,刘邦岂能见他?刘邦若非郦生半夜取来陈留县令的头颅,又岂能轻取陈留,筹得他做皇帝最早的本钱?故郦食其的一生是为王者奔走效力、大有作为的一生,用郦生的酒杯去浇愁,只能是愁上加愁!莫非诗人不知郦生?或许又想效法郦生?然而,不管怎样,这位自号莼客的诗人,是不可能成为高阳酒徒的。
-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这首诗出自妇人之口。她的丈夫为统治阶级服劳役,到天黑了还不见回来,于是对繁重的劳役产生了怨恨之情。 诗分二章,每
-
双调·潘妃曲 商挺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 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 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縻架。 商挺:1209-1288,字孟卿,自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
-
平日相从乐会文,博枭壶马占朋分。罚筹多似昆阳矢,酒令严於细柳军。蔽日雪云犹靉靆,欲晴花气渐氛氲。一◇万事皆毫末,蜾蠃螟蛉岂足云。
-
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一朝夺印付私党,懔懔朝士何能为。狐鸣枭噪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妩媚。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公然白日受贿赂,火齐磊落堆金盘。元
-
[德国]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那里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演讲词】 法国人把米拉波看成他们自己的赫库勒斯。
-
《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
-
【作文题目】 看漫画《难题》,完成一、二两道作文题。 一、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写一个200字左右的描述性片断。 要求: ①场面描写要符合画意;②对师生的神态、动作要有适当描写。 二、根据画面含义,联系生
-
“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人际关系·识人”类的诗句。 告诫人们不要听信小
-
《蜃楼志》,又称《蜃楼志全传》,庾岭劳人著。全书二十四卷,二十四回。约成书于清嘉庆初年。主要版本有嘉庆九年(1804)新镌本,嘉庆十二年 (1807) 新镌本,咸丰八年 (1858) 新镌本。 《蜃楼
-
袁枚的《游黄山记》以精美细腻的文字描绘黄山的壮丽景色,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他在描述山水之美的同时,还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深化了作品的意境。这篇文章向读者展示了袁枚的才华和独特视角,让人仿佛置身于黄山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