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句“绊惹春风别有情”,撇开垂柳的外貌不写,径直从动态中写其性格、情韵。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不以实道来,而说是垂柳有意撩逗春风。“绊惹”二字,把垂柳写活,第二句,“世间谁敢斗轻盈?”把垂柳写得形态毕肖。“轻盈”,形容体
-
古文观止·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自古宦者乱
-
普罗旺斯诗歌 “普罗旺斯”这一术语既可指中世
-
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后汉书·曹褒传》 行事在审己,不必恤浮议。 ——[宋]程颢、程颐《二程粹言·论事》 自得者所守不变,自信者所守不疑。
-
癸巳即乾隆三十八年(1773),诗人二十五岁。这一年岁末,他从安徽归家。除夕之夜,瞻前顾后,不觉忧从中来,诗思扰人,便以“偶成”命题,写成了这两首抒写寂寞抑郁心情的小诗。
-
汪曾祺纪念沈从文的纪录片。汪曾祺先生出来讲话,外穿西服,里面套一件深色毛衣。七十多岁的老人,顾盼间双目有神,一眼能把人看穿,像通灵
-
琦君《髻》原文 台湾女散文家琦君被称为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故家的圣手,题材在许多方面与五四时期的冰心相似,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但是琦君却写出了新水平,她在一个新的散文水准线上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
-
谱牒·《陇靖邑王氏族谱》(全部) 第一篇 名人
-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咏物诗。古人认为,天是造物者,是主宰一切、造化万物的。《论语·阳货》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
明·文震亨2香茗之用,其利最溥3,物外高隐4,坐语道德5,可以清心悦神。初阳薄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