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渡扬子江》全诗赏析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作品赏析
[注释](1)扬子江:流经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称扬子江。(2)桂楫:用桂木做的浆。(3)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4)阴静:平静、安谧。[译文]船行到扬子江中心四面张望,江面风平浪静,两岸景物历历在目。船向前行,树木从视线中移开,出现了扬子江畔的驿站;山峰渐渐退去后,显现出润州城。江的尽头入海口平静安谧;秋深江水生寒有如北风生。更听到枫叶萧萧而落下的声音,这就是淅淅沥沥的秋声。
-
六十八无疾言剧色六十八无疾言剧色 吕正献公自少讲学,明以治心养性为本,寡嗜欲,薄滋味,无疾言,无剧色,无窘步,无惰容,笑悝近
-
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题解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
-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 ① ,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 ② 。”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吕氏春秋·贵公》 【注释】 ①索:
-
钱谦益 海角涯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寄银轮哭桂花。 此诗作于康熙初年(1662)。作者自注:“自壬寅七月至癸
-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危时暂相见,衰白意都迷。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诸姑今海
-
原题:庚申二月金左临招集钟山造林场余与冯蒿叟同车往会酒次主人出示新句和之纪兴
-
随着时代的变迁,村庄的诸多物事都渐渐从生活中淡去,以至于消逝。比如石磨,比如石碾,比如地排车。当然一起淡去的还有侍候这些物件的驴儿
-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
首先说一下,词题中的“怀古”。从全词内容看,实在没有多少“怀古”成份。写孔、孟之事是在运用典故,擫笛宫墙是借喻,都是一点即可,没有就古人之故事作深入阐述。而其余部分则都是在写自己,说当世,以“伤今”则更为妥当。大概是因为“伤今”不便明说
-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