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缺题》全诗赏析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
无名氏 叹子弟 寻葫芦锯瓢,拾砖瓦攒窑,暖堂院翻做乞儿学,做一个莲花落训道。戴一顶十花九裂遮尘帽,穿一领千补百衲藏形袄,系一条七断八续勒身绦。这的是子弟每下梢 ① 。 【注释】①下梢:下场,结局。 【
-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帝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水花晚色
-
【名句】治其本 ① ,朝令而夕从;救其末 ② ,百世不改也。 【注释】①本:根本。②末:细枝末叶。 【释义】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政令将会很迅速得到执行;只从细枝末叶进行治理,经过一百代也不能有所改变。
-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诗写的
-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里生长着几枝梅花,凌霜傲雪,孤独地盛开。远远地望去如雪般一片洁白,然而,我却知道这不是白雪,因有一阵阵暗香袭来。 (王
-
姚江阻雨 寒风吹水,微波皱作鱼鳞起。白雨横秋,秋色萧条动客舟。疏钟何处?知在前村黄叶树。茅屋谁家?荒径无人菊自花。 姚江,又名菁江或舜江,在浙江东部,源出四明山,经余姚县到宁波市和鄞江汇合后称甬江。秋
-
用手抓取身体里的一丝惆怅当作睡眠的枕除了倾斜的月色,窗前一无所有季节把它该送来的都送来了春风的哨音嵌入即将洞开的北方该醒来的突兀河
-
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力作。“新乡”即今河南新乡市。诗中通过一位新乡老妇被命运逼得走投无路的悲惨遭遇,对元代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作了血泪的控诉。诗大致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直叙新乡老妇的遭遇;后一部分以贵妇奢靡生活反衬作结。从篇首到“低头痛哭声连天”,是前一部分,共四层。一层八句写老妇辛勤劳动惨遭盘剥的不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作者简介常建,
-
【注释】:王沂孙是一个特别善于状物的词人 。 在他的笔下 ,无论梅花 、春水、柳或落叶,都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柳下碧粼粼 ,认麴尘乍生,色嫩如染。”杨柳阴下,清碧波荡漾。麴尘 ,麴上所生一种菌 ,色嫩黄,和春水相似,嫩绿带黄,似乎是染成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