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杂曲歌辞·纥那曲》全诗赏析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
典源出处 《新唐书 李密传》: (李密) 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 《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
-
这首诗题为“寄王舍人竹楼”,实际上借对王舍人“竹楼”的赞美,表现了作者蔑视功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的起句“傲吏身闲笑五侯”,所谓“傲吏”,大约指的是那位“王舍人”,他既然身己为“吏”,却丝毫没有俗务缠身,更着不起那些气焰熏天、
-
总觉得“老”字是充满温情的,比如老酒、老店、老城。加上老字,总有一股参不透的深沉,透着岁月的沧桑。要想读懂一座老城,往往要在时光里
-
在古代,“黄袍”常常被看作是帝王服色的象征。“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起源于唐。黄色服饰在我国古代一直比较流行,唐以后,皇帝开始忌讳一般人和自己同穿黄色衣服了,唐高祖时就曾“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唐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名言: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 首句: 周公辅佐成王, 忠心耿耿, 而流言诬他有篡位的野心。二句: 王莽未篡权时, 假装谦逊恭敬, 当时多被他迷惑。向
-
汉乐府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楚冠怀锺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
-
冠盖闲居少,箪瓢陋巷深。称家开户牖,量力置园林。俭薄身都惯,营为力不任。饥烹一斤肉,暖卧两重衾。樽有陶潜酒,囊无陆贾金。莫嫌贫活计,更富即劳心。
-
【名句】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 语出清代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诗之二。天下都已经秋气浓重,一室之内也就难以保持春色了。比喻整个社会一旦显露出衰败的迹象,那么朝廷也便不会久保
-
【注释】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熙熙壤壤: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壤,通“攘”。 【赏析】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一文,针对当时重农抑商的时弊,着重阐述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司马迁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