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简析】
这是一首通过离别来写爱情相思的词作,是欧阳修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首词的显著特点是构思别致,它打破了一般词作所采取的前景后情的寻常格局,而是上下片分别描写与离别有关的两个方面,并用离情相思这根线索把二者紧密地穿连起来,揉成为统一的艺术整体,情景交融的手法巧妙地运用于各片之中。很明显,这首词的前片写行者忆家,后片写居者(闺中的少妇)忆外。前片以景带情。例如,望见春水迢迢,便陡然引起无穷无尽的离愁。后片由情人景,是忆极而生的想象虚拟之辞。但它却景缘情生,景中有人,读来倍感真切。居者行者,前后萦带;景耶情耶?上下难分。这二者相互交融,曲尽其妙。同时,这首词还很注意层次的安排。例如开篇三句,表面看句句写景,实则它不仅交待了远行的时间、季节,而且还暗暗描绘出远行的全过程,用笔细腻形象,含蓄深厚,富于启发性。
另一显著特点是比喻贴切。特别是上下片结尾两句,用比巧妙生动。“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虽然可以使人联想到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些名句,但因作者善于变换句法,并且使这一生动比喻跟全词的整体形象,跟词的意境结合得十分紧密,故貌似仿效,而实则是创新,天然浑成,不露痕迹。下片以“春山”喻远,引出佳人登高遥望,更觉委婉缠绵,别饶韵味。
欧阳修虽受“花间”和冯延巳的影响较深,但就本篇来看,他能摒弃“花间”铺金缀玉的积习,洗净了浓脂艳粉的气息,发展了词的抒情性与形象性的特长。
-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
-
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张即燕公之孙,顷坐事除名昔忝南宫郎(1),往来东观频(2)。尝披燕公传(3),耸若窥三辰(4)。翊圣崇国本(5),保贤正
-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是孟浩然的一首诗,通过描写夕阳下的浔阳江和香炉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岁月的变迁。诗中情景的交融和意境的构建,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作者借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引导读者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这首诗表现了孟浩然深邃的情感和才华横溢的写作技巧,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生的深刻。
-
吴兴六月水泉温,千顷荷花聚暗蚊。此井独能深一丈,源龙如故亦如君。
-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诗】:西塞山前白鹭飞(1),
-
晚遇缘才拙,先衰被病牵。那知垂白日,始是着绯年。身外名徒尔,人间事偶然。我朱君紫绶,犹未得差肩。
-
《王子猷居山阴》 小说篇名。一题《雪夜访戴》。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写王徽之雪夜访问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故事。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
-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夜半高堂
-
却说王夫人唤上金钏儿的母亲来,拿了几件簪环,当面赏了;又吩咐:“请几众僧人念经超度他。”金钏儿的母亲磕了头,谢了出去。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金钏儿含羞自尽,心中早已五内摧伤,进来又被王夫人数说教
-
司马子长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序 太史公曰: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