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黄秀才鉴空阁》全诗鉴赏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
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
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
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
我游鉴空阁,缺月正凄冷。
黄子寒无衣,对月句愈警。
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
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
-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
五个黄毛丫头围着一株老槐树叽叽喳喳。老槐树很老了,树皮斑驳,树干分了许多叉,最低的那个离地面也有两米多高。她们约定,谁先爬到第三个
-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2〕。足下所治
-
【名句】君子于 ① 其所不知,盖阙如 ② 也。 【注释】①于:对。②阙如:缺而不言。 【释义】孔子说: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是不轻易发表见解的。 【点评】不懂装懂是治学之大忌。 参考文献 《论语·子
-
宋词典故·沧浪 【出典】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楚辞》战国楚·屈原《渔父》:
-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家卡尔·施特恩海姆*1911-1916年间发表的连续性系列喜剧,结集时标以此名。这一系列喜剧包括《裤子》(1911)、《势力小人
-
指空想的世外桃源。 “香格里拉”一词出自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创作的幻想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一书。表面上看该词是外国人最先叫的,实则源于藏语,属于“出口转内销”。 书中描写的一位人物在“最
-
苏轼的这篇议论文,全文始终置疑着“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纵论古今,层次分明,巧设比喻,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语言流畅,读来朗朗上口,遣词造句每有新意;善用对比,且各具情态;排比句式形象有力,文章上下衔接自然。
-
国风·豳风 豳:音斌,古地名,在今陕西邠县一带。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题 解】《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