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喜刘景文至》全诗鉴赏
尺书真是髯手迹,起坐熨眼知有无。
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
我闻其来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
江淮旱久尘土恶,朝来清雨濯鬓须。
相看握手了无事,千里一笑毋乃迂。
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
过江西来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吴姝。
新堤旧井各无恙,参寥六一岂念吾。
别后新诗巧摹写,袖中知有钱塘湖。
-
任从酒满翻香缕,不愿书来系彩笺。半接西湖横绿草,双垂南浦拂红莲。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贯云石 秋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么]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冬 彤云密布锁高峰,凛冽寒风。银河片片洒长空。
-
元好问 瘦竹藤斜挂,幽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山居杂诗》共六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五言小诗,仅仅用二十个字,四句话,每句写两样景物,通过竹、藤、花、草、树、风、苔、水等,组成
-
《弇州山人四部稿》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一部诗文集,凡174卷。另有《弇州山人四部续稿》207卷。《正稿》为王世贞任郧阳巡抚时所自刊,现存万历五年(1577)世经堂原刻本和《四库全书》本,均174卷。有
-
国学名句“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出处和解释
【名句】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 语出隋代王通《中说·魏相篇》。不要责求别人做所做不到的事,不要强迫别人做所不擅长的事,不要硬逼别人做所不愿做的事。三句话讲用人致事之道。
-
语告也,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言易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语告也,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言易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
-
达古的春天春天了。这些年的春天里总想,而且总要回乡。如今城乡疏隔,回乡是需要理由的,高原的春天便是我回乡的好理由之一。高原的春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