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苏轼《送王竦朝散赴阙》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臧否不出口,默识如蓍龟。
擢子拱把中,云有骥AA35姿。
胡为三十载,尚作穷苦词。
丈夫不妄语,未效此何疑。
朅来清颍上,泪湿中郎诗。
怪我一年长,而作十年衰。
同时几人在,岂敢怨白髭。
愿言指松柏,永与霜雪期。
(伯父为衡州日,与君相知,有送行诗。
猜你喜欢
  • 《问菊赏析》

    正因为林黛玉的风雅是故意做出来的,她实际上耐不住寂寞。所以,在《问菊》中,她大倒这方面的苦水:“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又自作多情地问菊花:“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其实,这正是她自己耐不住冷清的写照。若依菊花之本性

  • 韦应物《咏珊瑚》全诗赏析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 王维《过始皇墓(时年十五,一作二十一)》全诗赏析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 古池 [日本]松尾芭蕉

    古池碧水深, 青蛙“扑通”跃其身, 突发一清音。 (陆坚译) 【赏析】 松尾芭蕉这一著名俳句,作于1686年(日本贞享三年,中国康熙二十五年)。开始只写有中七字,下五字。上五字空搁着。其弟子其角力主用

  • 于谦《石灰吟》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于谦《石灰吟》诗词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蚕机。

    老去只知勤补儿,少来能脱少来能奃。

    赏析:

    在这首《石灰吟》中,于谦以简洁明快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慨。

    首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蚕机。”以自然山川的名字“巴山楚水”来形容作者所处的环境湖广平原,突出了荒凉的景象。接下来提到“二十三年弃

  • 《高启·静学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高启·静学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体具动静①

  • 《翠楼赏析》

    该诗前两句泛叙相州百姓迎接“汉官”的场面,后两句专叙“白头翁媪”拜见使者的情景。这首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心中的亡国之痛,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感情。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通过描写迎接汉官的场景,表现了金国统治下宋室遗民浓烈的故国

  • 苏轼《瑶池燕》全诗鉴赏

    飞花成阵。春心困。寸寸。别肠多少愁闷。无人问。偷啼自搵。残妆粉。抱瑶琴、寻出新韵。玉纤趁。南风来解幽愠。低云鬟、眉峰敛晕。娇和恨。

  • 《舟中望月赏析》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月的时间、地点、环境。江,是横阔千里、浩渺无际的大江;舟,是孤舟,无四邻的孤舟。二者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无处诉说,只有遥寄明月了,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唯余故楼

  • 《菩萨蛮·画船搥鼓催君去赏析》

    【注释】 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评解】 这是一首留别与怀人之作。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临别依依,行者与送行者,相互留恋,却终于分离。下片写别后的怀念。“知君何日同”,表现出难言的相思之情。 【集评】 《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