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浣溪沙青团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全诗鉴赏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作品赏析
【注释】①作于绍熙三年(1192)春。稼轩自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至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被劾罢居上饶带湖整十个春秋。绍熙二年冬接诏命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使。此离家赴任时作。壬子:光宗绍熙三年。闽宪:福建提点刑狱。宪:宪司的简称,宋代即指提点刑狱,后世改称按察司。 稼轩赴任,思绪纷纭:既忧心国事,期立功建业;又留恋山林,愿田园终生。上下片俱作二、一顿转句式。上片借鸟寄情:杜宇啼春,有情送行;白鸟背飞,无情若怨。下片叠用三事,假事写意:高人逸趣,可窥词人退隐初衷。“而今”句意转,违约背盟,愧对故人,与上片“白鸟”句一脉相承,遥为呼应。
②“细听”两句:杜鹃有情,声声送行盼归。杜宇:即杜鹃鸟,传说为蜀郡望帝所化,啼时泣血,啼声作“不如归去”,能动人归思,故亦称思归鸟、催归鸟。
③“朝来”句:白鸟怨恨,背人飞去。白鸟即鸥鹭。按:稼轩初隐带湖,曾作水调歌头·盟鸥,与鸥鹭结盟,表示永久相伴。今骤然离去,故言其似有责怪之意。
④“对郑”两句:言初意师效郑、陶,田园终生。郑子真:西汉成帝时人。屡聘不就,隐居云阳谷口,世称谷口子真。见扬雄法言·问神篇。陶元亮:即陶渊明。他耻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印归隐,至死不仕。他最爱秋菊,每至重阳,必把酒赏菊。
⑤“而今”句:谓而今出任闽宪,该为人所笑。北山移:即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南齐周颙和孔稚珪等初隐钟山,后来周颙应诏出仕,期满进京,再过钟山时,孔稚珪作此文,假托山灵,讽刺周颙违约出仕,拒周入山。北山,即指钟山。移文,这里作檄文讲,一种带有晓谕性的官方文体。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扇示门人古诗词网,内容包括根据东扇示门人的意思写一篇作文,《书扇示门人》是宋词吗,《书扇示门人》是宋词吗。看新版电视剧【三国】中讲到废帝汉献帝刘协离开都城时对司马氏呤了一首古诗: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
冲和生何代,或谓游东溟。三命谒金殿,一言拜银青。自云多方术,往往通神灵。万乘亲问道,六宫无敢听。昔去限霄汉,今来睹仪形。头戴鹖鸟冠,手摇白鹤翎。终日饮醇酒,不醉复不醒。常忆鸡鸣山,每诵西升经。拊背念离
-
朱载堉我平生好说实话: 我养个鸡儿,赛过人家马价; 我家老鼠, 大似人家细狗; 避鼠
-
“猛安谋克制”是金特有的一种政治和军事组织。它是女真人在氏族公社时期所创,当时全体男子都是战士,平时生产,战时应征。部落酋长称孛堇,猛安是部落单位,谋克是氏族单位,行军打仗时则称猛安谋克,是作战时的军
-
【名句】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语出汉代扬雄《法言·君子》。圣人对于天下万物,有一种东西不知道就认为是耻辱。说明人应好学博闻,对一切知识,都应有所了解。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李白的名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剑阁高耸峻峭,堪称雄伟壮丽,一人足以守关,万人难以攻破。上一句和下一句分别是:上一句是“昆仑山上的玉京峰”,下一句是“宛如神话中的仙境”。这是李白以极其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剑阁的壮丽和坚不可摧的形象,形容了一人之力可以抵御万人攻击的情景。这句诗语句通顺,符合原意,表达了作者对剑阁的赞美和对英雄气概的歌颂。
-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福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
作者: 张俊山
-
邶风邶风 据称,当初周武王灭商以后,将商王畿的属地一分为三,北为邶(约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鄘(约在今河南汲县东北),东为卫
-
典源出处 《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其亡也,回禄信于聆 (qin) 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 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yuezhuo) 鸣于岐山; 其衰也, 杜伯射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