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说大话·朱载堉》原文与赏析
朱载堉
我平生好说实话: 我养个鸡儿,赛过人家马价; 我家老鼠, 大似人家细狗; 避鼠猫儿, 比猛虎还大; 头戴一个珍珠, 大如一个西瓜; 贯头簪儿, 长似一根象牙。我昨日在岳阳楼上饮酒, 昭君娘娘与我弹了一曲琵琶。我家下还养了麒麟,十二个麒麟下了二十四匹战马。实话! 手拿凤凰与孔雀厮打。实话!喜欢我慌了,蹦一蹦,蹦到天上,摸了摸轰雷,几乎把我吓杀。
朱载堉(生卒年不详),明仁宗朱高炽的六世孙,是明代中晚期之交一位博学多才的诸王孙。万历二十三年(1595),“上历算岁差之法,及所著乐律书,考辨详确,识者称之。”(明史一一九卷)他淡于名利,曾主动辞去郑王之爵位。
这首散曲山坡羊,吸取了民间文学的许多技巧,将谎话连篇者的丑态,刻画得穷形尽相,入木三分。
首先, 以反语衬托其矛盾。明明是大撒其谎,吹牛吹破了天, 而作品劈头偏偏声明“我平生好说实话”,中间还两次用插入语“实话”来强调,在鲜明的对比中,更加衬托出其中的矛盾,使讽刺的效果更加显著。
其次,用夸张突出其矛盾。说谎的人如果稍事夸张,似是而非,听者是不易发觉其矛盾、戳穿其谎言的。现在曲中运用夸张手法,将其与事实之间的差距拉大,以突出其矛盾,使人一听而知其为谎话,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如曲中说,“我家老鼠,大似人家细狗”,使人一听就知其为谎言,不禁哑然失笑;如果说成“我家老鼠,大似人家细猫”,这就似是而非了,便不能达到讽刺目的。
复次,通过悖理揭示其矛盾。有的是形体上的悖理,如曲中说鸡赛过马、鼠大似狗、猫大于虎、珍珠大如西瓜、簪子长似象牙等;有的是时间上的悖理,生在明代的人怎能听到汉元帝时代的王昭君为他弹奏琵琶曲?有的是物性上的悖理,麒麟、凤凰本是传说中的神兽、神鸟,事实上决不会有,又怎能生下战马?又怎能与孔雀厮打?人根本不可能蹦到天上,轰雷更不可用手去摸。一连串的悖理之言,揭示了谎言者的无知、愚妄,从而达到强烈讽刺的目的。
最后,散曲采用第一人称,让谎言者粉墨登场, 自我亮相,在其绘声绘色的表演中出尽洋相,从而使艺术效果倍增。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给孩子的古诗词高清图,内容包括问一首父母写给孩子的很有名的一首诗,图片版的,祝福“孩子”的诗句,给孩子的古诗词。愿你是一只燕,衔着春光飞来;愿你是一只鹰,一展翅,箭一般射向蓝天……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
-
【原题】:大年三月书来许访敝庐继闻阻雨已归近闻复有来意以诗温之
-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
-
天彭号小西京,以其俗好花,有京洛之遗风。大家至千本。花时,自太守而下,往往即花盛处张饮,峦幕车马, 歌吹相属。 最盛于清明、寒食时。在寒食前者,谓之火前花,其开稍久。火后花则易落。最喜阴晴相半时,谓之
-
【题解】 此女子思远之作,然寄意遥深,不可以寻常闺怨视之。 上片正面着题,从自身落笔。由秦楼秋夜望归而反溯灞陵春日伤别,一片痴情全凭箫、梦、月、柳四者盘旋枢纽,映托生发。下片脱出个人悲欢之情,从大处远
-
在湖南省新化县思本溪上的一座独拱石桥曾经千年岁月的风霜雨雪,历经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如今已黯然消退了往昔的青春颜色,像垂垂老矣的婆
-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不叹携手
-
前言鲁迅是谁?有人说他是“猫头鹰”,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有人说他是“小白象”,敢于说真话、说独特的话;有人说他是“孺子牛”,总是热
-
衰容禁得无多酒,秋鬓新添几许霜。纵有风情应淡薄,假如老健莫夸张。兴来吟咏从成癖,饮后酣歌少放狂。不为倚官兼挟势,因何入得少年场?
-
南陌东城春早时, 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 须得垂杨相发挥。 《杨柳枝词》九首是刘禹锡向民歌学习的重要成果之一。 “陌”者,路也。“南陌东城”,泛指城中之路,也即指整个城中。早春时节,一派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