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江神子/江城子 赋梅,寄余叔良》全诗鉴赏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作品赏析
【注释】①闲居带湖之作。余叔良:稼轩友人,其他不详。 此咏梅小令。不以绘形写神见长,却以巧立新意取胜。上片起言争春先出,继之则谓欲早却迟,而早迟之间,亦不无人生寻常事理寄焉。下片结韵转折有致,且借花喻世,含意尤深:冰清玉洁,傲霜凌雪者,人常运之;妖娆娇艳,俯仰随风者,人恒近之。
②“暗香”三句:写寒梅凌雪开放。暗香:幽香,代指梅花。北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垂垂:降落貌。
③“花意”句:寒梅岁末开花,意欲争春。
④“毕竟”三句:从一年的花时来看,梅花欲早反迟。
⑤“未应”四句:梅花欲开未开之时,未必全是雪霜丰姿,它白里透红,犹有胭脂红色。此用苏轼红梅诗意:“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脸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馀孤瘦雪霜姿。”
⑥“醉里”三句:请梅花莫恨我醉后乱语,要知道素雅太过,有谁来欣赏呢?谤:诽谤,说坏话。冷淡:清冷淡泊。知:欣赏,赏识。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
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塞上传光小,云边落点残。照秦通警急,过陇自艰难。闻道蓬莱殿,千门立马看。 作品赏析秦州诗。言西征烽火,言鼓角边郡,言城上胡笳,言候火悬军,皆忧吐蕃之乱。此望西方夕烽也。
-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也是明朝的推翻者。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童年为大姓艾氏放养,长大后充银川驿卒。1629年,李自成起义。1631年,李自成投闯王高迎祥,成为高迎祥的闯将,随
-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
-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名言: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注释:
-
蓝田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攒天嵬嵬冻相映,君乃寄命于其间。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殿前群公赐食罢,骅骝蹋路骄且闲。称多量少鉴裁密,岂念幽桂遗榛菅。几欲犯严出荐口,气象硉兀未可攀。归来殒涕
-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 ① ,铁马秋风大散关 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 ③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④ ,千载谁堪伯仲间 ⑤ 。 【注释】 ①瓜洲渡: 在
-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
虞世南虽然不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是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不可否认的艺术魅力。他能够将各种陈旧的要素组织起来,产生新的效果,这种能力是其他宫廷诗人所缺乏的。在宫廷诗的受限制的美学范围,这可能是最值得赞赏的形式了。 这首诗表现了这位宫廷诗人对
-
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孟诸薄暮凉风起,归客相逢渡睢水。昨时携手已十年,今日分途各千里。岁物萧条满路歧,此行浩荡令人悲。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
-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