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名言: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注释: 善士: 品德优良的人士。斯: 连词, 那么, 就。友: 交朋友。以……为: 认为……。未足: 不够。尚: 同“上”, 崇尚。论: 讨论, 研究。人: 指善士。颂: 同“诵”。知: 了解。是以: 因此。其世: 指古人那个时代。是: 这。尚友: 崇尚古人并与之交朋友。
句意: 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那个乡里的优秀人物交朋友, 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那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 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认为和天下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 就又崇尚和追论古代的人物, 吟咏他的诗歌, 研读他的著作。不了解那个人, 怎么可以呢? 因此, 追溯历史, 这就是崇尚古人并和古人交朋友。
孟子· 万章下
-
江行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户万家。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题解懿宗咸通二年(861年)秋,十七岁的鱼玄机从江陵沿长江东游
-
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旅馆当年葺,公才此日论。林繁轻竹祖,树暗惜桐孙。炼药藏金鼎,疏泉陷石盆。散科松有节,深薙草无根。龙卧池犹在,莺迁谷尚存。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积学萤尝
-
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
全诗七言四句,虽不讲偶对,但也是绝句的作法。元人杨载《诗法家数》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这首诗庶几当之。
-
均输法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收、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的政策。原先西汉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往来烦难,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而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均输法这项
-
渌净堂前竹,秋期赴白云。不知缘底事,一日可无君。 作品赏析【原题】:北山广智大师,回自都下,过期而归,时率开祖、无悔同访之,因留渌净堂、竹鹤二绝
-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 李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
-
石浅沙平流水寒,水边斜插一渔竿。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
-
嵇康 康白: 足下昔称吾于颍川 (1) ,吾常谓之知言 (2) 。然经怪此意 (3) ,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 (4) ,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 (5) ,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
-
张洁《拣麦穗》原文 尽管流年似水,岁月的风风雨雨会抹去记忆中的许多往事,但有关儿时的回忆却往往清晰如昨夫,因为长大了的人们,总是格外怀念人生中最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拣麦穗》便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