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辛弃疾

辛弃疾《浣溪沙 偕杜叔高、吴子似宿山寺戏作》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花向今朝粉面匀,
柳因何事翠眉颦?
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
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于庆元六年(1200),时稼轩仍罢居铅山瓢泉。偕:同,和。杜叔高:稼轩友人,叔高曾于淳熙十六年(1189)一访辛于带湖,此二访辛于瓢泉。据稼轩瀑布诗自注,正是庆元六年。  此春日小唱。上片描绘自然春色,词清句丽,有情多姿,别见风韵。下片因景抒怀。既弃政归田,乐于山水,理当超世绝尘,无奈时念故人知音,遂平添出一番新愁新恨。命笔新巧,不落窠臼。“自笑”两句流水对兼句中对,下片三句各以两字重叠,读来流利清畅,别具音韵之美。
  ②“花向”两句:以美人粉面、翠眉喻春花春柳之美。颦(pín频):皱眉。
  ③好山如好色:化用孔子语:“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篇)并脱胎于苏轼自径山回和吕察推诗:“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④怀树怀人:朱熹注诗经·召南·甘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谓因怀人而爱树。辛词则说由怀树而怀人。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猜你喜欢
  • 唐宋词之《李重元《忆王孙》》原文、鉴赏和赏析

    李重元《忆王孙》李重元 李重元 春 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 ① 。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②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夏 词 风蒲猎猎小池塘 ③ 。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④ 。竹方床

  • 王昌龄《录自《河岳英灵集》》全诗赏析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 川妮《我的新兵生活》

    军装我是喜欢的。那种颜色,叫军绿,它不是草地的绿,也不是山林的绿,似乎是草地山林的绿里染了硝烟,有了不易穿透的质地,綠得厚重深沉,

  • 李白《庭前晚开花》全诗赏析

    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

  • 何其芳《独语》

    设想独步在荒凉的夜街上,一种枯寂的声响固执地追随着你,如昏黄的灯光下的黑色影子,你不知该对它珍爱还是不能忍耐了:那是你脚步的独语。 人在孤寂时常发出奇异的语言,或是动作。动作也是语言的一种。 决绝地离

  • 林稹《七绝·冷泉亭》千家诗赏析

    诗人以冷泉为喻,慨叹善始善终的不易,表达了诗人对持守节操者的赞赏,对当时污浊不堪社会的不满。

  • 《砚缘》管大江散文赏析

    世间有万般情缘。我因在千里之外买砚台,和卖砚的妹子结下了一段莫名的美妙砚缘。时光回溯到十几年前,大概是在仲秋时节,我和朋友到婺源旅

  • 《雪浪花》

    散文。杨朔著。写于1961年。作品以撞击海岸的雪浪花比喻、赞美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和坚韧乐观的精神品质。文中状物与写人双线交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将雪浪花的特点与渔民老泰山的性格统一起来抒写,

  • 元好问《论诗诗三十首(其二)》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元好问《论诗诗三十首(其二)》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诗歌的深入探讨,展示了作者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认识。他认为诗歌是一种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媒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歌的创作要求作者真实、感性地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字句的巧妙运用和形象的描绘,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迪。这首诗体现了元好问对于诗歌创作的精湛技巧和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同时,也带给了读者一种美的享受和启示,使人对诗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 西方文学·梅特林克

    西方文学·梅特林克 用法语写作的比利时诗人、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