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调歌头 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全诗鉴赏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作品赏析
【注释】①作期同上。再用韵:再次用前韵。李子永:李泳,字子永,扬州人,有诗名。曾官溧水县令,淳熙六年至淳熙九年为坑冶司干官(故称“提干”),分局信州,遂得与稼轩交游。 疏导友人,更自我排遣抒怀。上片用喻申述归隐之由:一,宦海险恶;二,官场污浊。据此,宁步渊明后尘,吟归来而归隐田园。换头写对酒持蟹、开荒植园的悠闲生涯,以下迭用故实,曲折反映对现实之不满。通篇现身说法,然细加品味,词人亦非浑身静穆,一味飘逸。
②“君莫”两句:据晋书·嵇康传,嵇康被诬下狱后,曾作幽愤诗以抒心中愤懑。这里代指李泳的抒情言志之作。开:开导。③平地起崔嵬:喻宦海风波骤起。崔嵬:土山。
④“我愧”三句:陶渊明为彭泽县令时,有上司派督邮来县,吏请以官带拜见。渊明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解印去职,并赋归去来辞,以示弃官归隐之志。稼轩对他甚为仰慕,词中屡有提及。湔(jiàn见)洗:洗涤(自己胸中的污浊)。素壁写归来:将陶潜的归去来辞写在白色的墙壁上。
⑤“斜日”两句:透过缝隙,一缕日光照处,有万千尘埃飞舞。景德传灯录载圭峰禅源诸诠序:“虚隙日光,纤埃扰扰。”辛词借喻官场之污浊。
⑥“断吾生”三句:饮酒持蟹,悠闲一生。用毕茂世语,见前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注⑦。断:了。
⑦“买山”两句:买山归隐,植树开荒。斸(zhú竹):斫(zhuó浊)也,锄断,砍去。莱:野草。
⑧“百炼三句:历经宦海沧桑,使人化刚为柔,万事称好。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意为几经挫折,人从刚强变为柔弱。百炼:指金刚,喻刚毅不屈。绕指:形容极为柔软。万事直须称好:世说新语注引司马徽别传说:司马徽素有鉴才之能,但怕当权者害人。当有人以当代人物请他鉴评时,他每每称“好”。其妻批评他有负人意。“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其婉约逊遁如此。”人世几舆台:指宦海沉浮莫测。舆台:本指地位低下的人。左传·昭公七年把人分为十等,舆为六等,台为十等。此处主要借指官场的贬谪和黜退。
⑨“刘郎”两句:笑刘禹锡不该赋看花诗,以致不幸,再次遭贬。看花诗:即指刘禹锡赠看花诸君子。事见前新荷叶(“人已归来”)注④。
[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
勇之忍第五十三勇之忍第五十三 暴虎冯河,圣门不许;临事而惧,夫子所与。 黝之与舍,二子养勇,不如孟子,其心不动。 故君子有勇
-
马上三年,醉帽吟鞭,锦囊诗卷长留。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笑千篇索价,未抵蒲萄,五斗凉州。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书端可消忧。浑未办、倾身一饱,淅米矛头。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
-
这首诗对自然风物的描状颇见精细,但铺陈过多,还不善于准确地抓住最富有特征的事物,以简炼几笔勾摄其神以构成意境。
-
淳于髡,齐人也。博闻强记,学无所主 [3] 。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 [4] ,然而承意观色为务 [5] 。客有见髡于梁惠王 [6] ,惠王屏左右 [7] ,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
-
周密《野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译文】 春风吹拂麦陇,绿浪倾斜,水草肥美,处处有新蛙欢鸣。我羡慕那无事的双蝴蝶,能留连东风,烂醉于野草花丛之中。 【
-
王士禛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此诗作于顺治十二年(1655),描写山东济南初春之景,突出泉城“一城山色半城湖”(《老残游记》第二回)的美妙风光。 首句破题
-
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此日使君不强喜,早春风物为谁妍。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作品赏析【原题】: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誧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
-
题解 《论贵粟疏》是写给皇帝的奏疏。“贵”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二是在实际生活中应提高其地位。“粟”本是粮食的一种,这里泛指粮食。“疏”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原文 圣王
-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名言: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注释: 当不义: 指父亲或君主的行为不合道义。争: 谏争。焉: 如何。 句意: 所以当父亲或君主的行为
-
【原题】:某尝约才甫游双溪以连雨多事因循未果辱诗督行谨依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