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词全文注释翻译鉴赏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③;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④。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⑤;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层楼:高楼。
④: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⑤: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呀!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
前日宾斋宴,今晨奠柩觞。死生公自达,存没世徒伤。旧国难归葬,余紫不给◇。平生公辅志,所得在文章。
-
东风日已和,元化亮无私。草木同时植,生条有高卑。罢官守园庐,岂不怀渴饥。穷通非所干,跼促当何为。佳辰幸可游,亲友亦相追。朝从华林宴,暮返东城期。掇英出兰皋,玩月步川坻。轩冕诚可慕,所忧在絷维。
-
统治森林也统治江湖的狮子大王,传谕众兽开会,选出鱼类的父母官。按照法律,所有的野兽都投了票,结果狐狸得票最多。所以,狐狸就去上任当鱼类的父母官了。显然, 狐狸长得更加肥胖了。 狐狸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
-
以人言善我者,必以人言罪我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以人言善我者,必以人言罪我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载驰 作者: 贾笃岐 【本书体例】
-
《自选集》自序 我做小说,是开手于一九一八年,《新青年》上提倡“文学革命”的时候的。这一种运动,现在固然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陈迹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大会笼盖四野,内容包括古诗"笼盖四野”的上一句是啥,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什么意思,古诗"笼盖四野”的上一句是啥。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
-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出处】 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注】脚上穿着谢灵运当年特制 的木鞋,直登高入青云的石梯。著 (zhu):同着,穿。谢公屐(jī):南朝谢 灵运为登山特制的一
-
秋来不见渼陂岑,千里诗盟忽重寻。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欲遗何人赓绝唱,满阶桐叶候虫吟。
-
乌克兰诗歌 古基辅国建立于9世纪,后将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