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济南由此也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学中心。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
作者: 宋生贵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其他(花、草、树)”类的诗句。
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词。上片写分别以后企盼聚会的心情,词中女子明白,花落春去不须悲伤,明年还有红蕊满枝的时候,可见她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子,只是别后不通信息,使她放心不下,颇感惆怅。下片回忆分别时的情景,攀柳话别,难舍难分,“春来春去”一类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虽然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但
-
国民党政府违反民主,擅自制定的一部宪法。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的严正警告,不顾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南京召开了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会上通过了一个伪宪
-
[宋]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我昔家居断
-
十八滩为赣江在江西赣县、万安境内的河段,以急滩密布著称。着此一地名,已觉行路难之意,况复客舟夜雨,能不感慨万千!词作深刻地表现了这种特定处境中的客子愁怀。
-
《智识虽浅,罄竭则深。》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