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辛弃疾

辛弃疾《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樨》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圆高树影。十里蔷薇水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此闲居带湖之作。吴江:今江苏吴江县。按:稼轩自隆兴二年(1164)冬,或乾道元年(1165)春,江阴签判任满后,曾有一段流寓吴江的生活。木樨(xī西):桂花。按:一本题作“谢叔良惠木樨”。  两种题序,互为补充。友人赠桂,思绪流向当年的吴江之行。上片写景,以景衬情。下片承“高树影”而咏桂。词人遗貌取神,独由花小香浓着笔。“一点”,极言花之细小,“人间”乃至“世界”,则极言地之广阔,以一点之小而染遍天地之大,足见其芳香之浓烈。花品即人品,由此也见词人胸怀之宽广。
  ②“少年”两句:回忆当年曾秋夜畅饮,酒醒吴江。少年:泛指青少年时期。稼轩二十六岁至二十八岁流寓吴中,故云。向:面对。吴江:江名,亦名松江,苏州河,是太湖最大的支流。自湖东北流经吴县、上海,合黄浦江入海。
  ③“明月”两句:描绘江边月下赏桂情景。高树影:兼指月中桂影(传说月中有仙桂,更有吴刚伐桂之说),和秋月映照下的人间桂影。水沉烟冷:江水沉寂,烟雾清冷。
  ④“大都”两句:桂花形小色淡,却给人间带来如此芬芳。大都:不过。宫黄:宫中妇女化妆用的黄粉,此借指黄色的桂花,俗称金桂。直恁(rèn认):竟然如此。
  ⑤“怕是”两句:桂花凭借秋风秋露,要将整个世界染香。教:叫,使得。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这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他的朋友余叔良的一首唱和之词。余叔良其人情况不详。这首词题曰 :“忆吴江赏木樨 ”。木樨,亦作木犀,桂花别名。辛弃疾咏桂花的词不少,如上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即是。但这首词写得别有情趣,它不专门扣住桂花题材,而是能离开桂花本身,把自己的经历结合来写,意境更为开阔,感情更加亲切。
本词上片“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四句,作者从自己的游踪引入桂花。少年时有个秋夜,在吴江痛饮醒来,看见一轮明月,中间映着团团的桂树影子;江边桂树,十里花香,飘散在烟波江上,倍添清冷之气:天上人间,都笼罩在桂香桂影之中。吴江即吴松江,在今苏州南部,西接太湖。辛弃疾年轻时游过吴江,所以他对此地颇为怀念。大概吴江两岸,当时桂花颇盛,所以他咏桂花便想起吴江之游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两句,这里用“团团 ”来写桂树,水沉,香名,这里用指桂花馨香。词人借自己一次客中酒醒后看桂影、闻桂香的经历来写桂花,情调豪放,生动自然。
下片“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数语,由写作者自己的经历,转到桂花本身。宫黄,指古代宫女以黄粉涂额,是一种淡妆,这里是指桂花。桂花体积小,宛如淡施宫黄,可是开在人间 ,竟然这样芳香。花小、色黄、香浓,正是桂花特征。这几句把桂花特征都写到,但着重写它的香味,抓住重点,与上片相呼应。
这首词意境优美,写桂花能抓住其特征,联想自然,用词简练,不愧为词中佳品。
猜你喜欢
  • 高考语文古诗词整理(高中必背古诗文十四篇全文整理)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考语文古诗词整理,内容包括高中必背古诗文十四篇全文整理、,高考语文68首必备诗,高中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劝 学 荀子 战国思想家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赏析》

    关于此词的写作,宋人傅榦的《注坡词》所叙甚详。傅云:“《本事集》云:陈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数日,宴僚佐于有美堂。侵夜月色如练,前望浙江,后顾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陈公慨然,请贰车苏子瞻赋之,即席而就。   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的形

  • 《桂枝香 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

  • 白居易《问杨琼》全诗赏析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向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作品赏析【注释】: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问杨琼》是一首七绝,当写于诗人任苏州刺史时。这两句是说,古代人唱歌声情并茂,情寓于声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全诗翻译和意思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通过描绘锦瑟五十弦的繁复和每弦每柱引发的回忆,表达出诗人对逝去青春岁月的怀念。诗中通过“庄生梦蝶”、“望帝化鹃”、“沧海遗珠”、“蓝田生烟”四个典故,以象征手法描绘出人生幻灭、凄迷、孤独、虚渺等不同境界。全诗以锦瑟声为线索,展现出诗人华年所历的种种心境,虽无具体事件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 李商隐《即日》全诗赏析

    桂林闻旧说,曾不异炎方。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 咏花诗词之《含笑花》全诗原文鉴赏

    施宜生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皓齿转明眉。 搴帷彼客相迎处,射雉春风得意时。 含笑花,列为我国著名香花之一。金人施宜生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就用“百步清香透玉

  • 李孝光《大龙湫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孝光:大龙湫记 李孝光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

  • 欧阳修《感春杂言》全诗鉴赏

    鸠鸣兮屋上,雀噪兮檐间。百鸟感春阳,有如动机关。雄雌相呼和,日夕聒聒不得闲。砌下两株树,枯条有谁攀。春风一夜来,花叶何班班。乃知天巧夺人力,能使枯木生红颜。奈何人为万物灵,不及草木与飞翾。自从春来何所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