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全诗翻译和意思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通过描绘锦瑟五十弦的繁复和每弦每柱引发的回忆,表达出诗人对逝去青春岁月的怀念。诗中通过“庄生梦蝶”、“望帝化鹃”、“沧海遗珠”、“蓝田生烟”四个典故,以象征手法描绘出人生幻灭、凄迷、孤独、虚渺等不同境界。全诗以锦瑟声为线索,展现出诗人华年所历的种种心境,虽无具体事件描述,却涵盖一切情感,对华年进行高度概括和象征。这首诗以其朦胧的意境和歧解纷出的特点,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出处】唐·李商隐锦瑟。
【意思】诗人以埋怨的口吻说: 锦瑟 呀,你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你每根弦上发出的乐声都勾起我对 逝去往事的回忆。诗句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心绪繁乱、惆怅难言的情感。
注: 五十弦,一般说法,古瑟是五十条弦,后来的有二十五弦或十 七弦等不同的瑟。华年,指青春岁月。
【全诗】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全诗鉴赏】
此诗以朦胧而歧解纷出,亦因朦胧而特具魅力。首尾两联,略露端倪,暗示这是一篇闻瑟而追思华年,不胜惘然之作。但用来表现华年之思的颔、腹两联,却完全摒弃对华年所历具体情事的直接叙写,而是推出四幅不相联属、含意朦胧的象征性图景。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化蝴蝶,晓梦醒来,踪迹杳然。这是迷离变幻,转瞬即逝的幻灭之境。“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魂化杜鹃,泣血悲啼,寄托春心春恨。这是哀怨凄凉、悲恨难泯之境。“沧海月明珠有泪”。沧海月明,遗珠如泪。这是清寥悲苦,寂寞孤独之境。“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这是虚渺飘忽,可望而不可即之境。四幅象征性图景,所展示的既是锦瑟所奏出的种种悲怆迷惘的音乐境界,更是诗人华年所历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是瑟声,更是与瑟声共振的悲凉心声。它超越一切具体情事,却又涵盖一切具体情事,是对华年所历的高度概括与象征。人们无法也不必指实每一幅图景所象喻的具体情事,却可以由此联想起诗人所经历的一系列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身世遭逢如梦似幻,伤春忧世如杜鹃啼血,才而见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而虚缈难即,感受到他那或幻灭迷惘,或哀怨凄迷,或寂寥孤独,或渺茫失落的心境。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诗人始则闻瑟而兴华年之思,终则乐止而陷于如梦初醒的怅惘与沉思。“繁丝何似绝言语,惆怅人间万古情!”锦瑟所奏出的正是一位富于才华与抱负的诗人在追忆悲剧性的华年逝岁时所发出的人生哀歌。
-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表面看来,这首诗只写了诗人对东山梦魂牵绕的思念:一个“久”字,暗衬怀念之切;“几度花”,语淡情浓,既反映了诗人不能目睹蔷薇的花开花落、只能诉之于想象
-
晋·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这是陶渊明《杂诗》中第一首(“人生无根蒂”篇)的最后四句。这四句语意连贯,形象完整,故亦可独立成章,人们常常引用,标为《惜阴》。 陶
-
长江意象山说:你分割了我冰川:你摆脱了我沙漠:你打破了我的安宁有曲折,但不断越艰难,吼声越响亮摧枯拉朽,巍峨塌陷集聚来自八方四野却
-
《海棠·海棠花》咏海棠诗鉴赏 刘兼淡淡微红色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作者: 曹增渝
-
这首小词所写的是一个极为常见的主题,但是却非常动人,它让我们置身于横塘温暖美丽的春景之中。吟咏再三,我们不得不佩服词人对生活真实的感受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精到的语言表现力
-
冻云深,淑气浅,寒欺绿野。轻雪伴、早梅飘谢。艳阳天、正明媚,却成潇洒。玉人歌,画楼酒,对此景、骤增高价。卖花巷陌,永灯台榭。好时节、怎生轻舍。赖和风,荡霁霭,廓清良夜。玉尘铺,桂华满,素光里、更堪游冶
-
【评析】 民间谚语。后一句讲的是: 历代高僧建立道场,均极其重视风水,为了让佛法长存世间,高僧们将道场建在风水宝地上,所以 “天下名山僧占多”。前一句意思是: 世间的书,作者们为了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观点
-
希世无高节。绝迹有卑栖。君徒视人文。吾固和天倪。缅然万物始。及与群物(一作牧)齐。分地依後稷。用天信(一作奉)重黎。春风何豫人。令我思东溪。草色有佳意。花枝稍含荑。更待风景好。与君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