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踏莎行 赋稼轩,集经句。》全诗鉴赏
作品赏析
【注释】:在古人心目中 ,“经 ”是至高无上的圣贤之教,而诗词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末艺 ”,两者不可相提并论。然而,性格豪放不羁、富于创新精神的辛弃疾,却偏要突破这些清规戒律,将二者融于一体。辛弃疾的这首踏莎行 ,便是集经句而成的一首佳词。此题曰“赋稼轩”,“稼轩”乃词人乡村别墅之名。据宋洪迈稼轩记载,信州郡治(即今江西上饶)之北一里馀,有空旷之地,三面附城,前枕澄湖如宝带。辛弃疾第二次出任江南西路安抚使时,在此筑室百间,置菜圃、稻田,以为日后退隐躬耕之所,故凭高作屋下临其田,名为“稼轩 ”。又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辛弃疾于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自江西安抚使改官浙西提点刑狱公事 ,旋为谏官攻罢,其后隐居上饶带湖达十年之久。因此,这首词很可能作于他赋闲之初。
此词上片开篇“进退存亡”,语出易·乾文言:“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是说只有圣人才能懂得并做到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存则存,该亡则亡,无论是进是退、是存是亡,都合于正道 。“行藏用舍 ”,则是对论语·述而载孔子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云云的概括。即是说,倘若受到统治者的信用,就出仕 ;倘若为统治者所舍弃,就隐居。“小人请学樊须稼 ”,亦用论语 。该书子路篇载孔门弟子樊须请学稼,孔子曰 :“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种菜),孔子曰 :“吾不如老圃(菜农)。”樊须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以上三句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自己现在既不为朝廷所用,那么不妨遵循圣人之道,退居田园,权且做他一回“小人 ”,效法樊须,学稼学圃。接下去“衡门”二句,着重写自己归耕生活的乐趣。上句出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衡门”,谓横木为门,极其简陋,喻贫者所居。“栖迟”,犹言栖息、安身 。此系隐居者安贫乐道之辞,词人不仅用其语,且袭其意。下句则出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谓太阳落山,牛羊归圈。诗的原文是思妇之辞,以日暮羊牛之归反衬征夫之未归,词人却借此来表现田园生活情调。要而言之,上片主要讲自己归隐躬耕不仅合乎圣贤之道,而且恬静可喜。为另一层次,紧承上文,进而抒写归耕后的自适其乐。
此词下片笔锋一转,用反对“学稼 ”的孔夫子,来进一步说明耕稼之乐。“去卫灵公”一句,又用论语。据卫灵公篇载,灵公问阵(军队列阵之法)于孔子,孔子答曰 :“俎豆(礼仪)之事,则尝闻之矣 ;军旅之事 ,未尝学也 。”明日遂离卫而去。按史记·孔子世家,灵公问阵、孔子去卫,事在“遭桓司马”之后。作者这里将“去卫灵公 ”句置于前,可能与史记不属于“经”,用此与题例不合有关。
“遭桓司马”,见孟子·万章上 。“桓司马”即桓魋,时为宋国的司马,掌管军事。孔子不悦于鲁、卫,过宋时“遭宋桓司马将要(拦截)而杀之 ”,不得不改换服装,悄悄出境 。“东西南北之人也”一句,为礼记·檀弓上所载孔子语,盖谓己周游列国,干谒诸侯,行踪不定。这里故意用孔子一意从政但却四处碰壁的故事,以引出下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这两句亦全用论语。上句见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两人各持一耜,并肩而耕)”,孔子路过其傍,命弟子子路向他们询问渡口何在。桀溺对子路说:天下已乱,无人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你与其跟从“ 避人之士”(远离坏人的人,指孔子),不如跟从“避世之士”(远离社会的人,指自己和长沮)。下句则出自宪问篇:微生亩谓孔子曰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这两句意思很明显,即孔子那样忙忙碌碌地东奔西走,不如像长沮、桀溺那样隐居来得逍遥自在。从而进一步突出词人自己陶陶然、欣欣然的归耕之乐。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充满了对大圣人孔子的讽刺和挖苦,是对孔圣人的“大不敬 ”。但细加品味,那执著于自己的政治信念、一生为之奔走呼号而其道不行的孔子,实是词人归耕前之自我形象的写照。讪笑孔子,正所以自嘲也。其中不知有多少对于世路艰难的叹慨,对于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惆怅与愤恨!所以词中讽刺孔子,正突出了孔子的伟大形象。
从集句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词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此词“东西”、“长沮”二句天生七字,不劳斧削;“衡门”、“日之”二句原为四言八字,各删一字,拼为七言 ,“丘何 ”句原为八字,删一语尾助辞即成七言,亦自然凑拍。通篇为陈述句式,杂用五经,既用经文原意,又推陈出新,音调抑扬,浑然一体,实是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十一)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
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一部杂家名著。它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并融合进墨家、法家、兵
-
【题 解】杨布出门时穿着白衣服,回家时穿着黑衣服,他家的看门狗就不认识他了。畜生会
-
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怨情的绝句,这类诗歌很容易写得平庸雷同,缺乏新意,但作者此诗却能独辟蹊径,写得富有思致。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
-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2 。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3 。 【释】 1.本篇是《杂咏五首》的第四首。 2.乱:纷繁而开,纷纷而落。 3.情人:古人也常称好友为情人。维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在水中划小船歇后语,内容包括读了在家里划船这个故事你能想到的一句歇后语是什么?,在家里学划船,这个故事你能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一句歇后语是(,一个人在水里划船是什么成语。一个人在水中划船打一成语逆水行舟。逆水行舟nì shuǐ xíng zhōu【解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出处】鲁迅
-
秋来不见渼陂岑,千里诗盟忽重寻。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欲遗何人赓绝唱,满阶桐叶候虫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大西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大西北的诗句,关于“大西北”的诗句,赞美“大西北风光”的古诗词都。1. 《西北有高楼》两汉:佚名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
-
元戏剧《关汉卿》鉴赏 《裴度还带》全名《山神
-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诗鉴赏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