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解扁为东封 全文、注释、鉴赏
〔注释〕 ① 解扁: 人名,战国魏臣。东封: 东部边境的官员。 ② 上计: 年终呈报账目。入: 收入。 ③ 以: 在。浮: 从河道漂流运出。鬻: 卖。 ④ 力: 努力、用力、尽力。暑: 夏。强耘: 勉力耕耘。 ⑤ 负轭: 驾车。是用: 是以、因此,这样一来。 ⑥ 以: 通“已”。敝: 疲惫。
【鉴赏】 “解扁为东封”的故事透露出淮南子的民本思想,即给民以休养生息,减少民众的劳役负担。解扁担任魏东部边境官员时,有一次年终上报账目,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三倍,主管考核的官员提请上级嘉奖解扁。而魏文侯则对此颇为质疑: 国土没有增扩,人口也没有增多,财政收入如何能够增长三倍?当得知解扁是利用冬季农闲的时间令百姓砍伐树木,然后来年春天再卖掉以积聚财政收入时,魏文侯不但没有为解扁的这个“妙计”感到高兴,而是说了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百姓春天努力耕种,夏天勉力耘耕锄草,秋天又忙着收割敛藏,只有冬天才有空闲,现在要他们冬天伐木积贮树木,又驾车运到河边,这样一来,百姓哪有时间休养生息?他们长年如此疲惫不堪,就是财政收入增加三倍,这又有什么用呢?”魏文侯在这里完全以对民众的生活是否有利作为评判官员政绩的标准,而非只看经济数字,体现了他对于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魏文侯作为上古时期的地方诸侯,在当时的生产水平还相当低下的情况下,还坚持以民生而非“数量”作为衡量官员政绩的标准,哪怕是农民在冬季休养生息的时间,也不允许官员任意骚扰,这不是很值得我们当下各级地方政府反思吗?
-
萧统《文选》选录曹植《杂诗》六首,获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赏和肯定,是曹植诗歌中的著名篇章。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采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具有政治抱负,希求建功立业,垂名青史。曹操一
-
均,天下之至理也,连于形物亦然 ① 。均发均悬,轻重而发绝,发不均也。均也,其绝也莫绝 ② 。(《列子·汤问》) 【注释】 ①均:均匀,均衡。②绝:断绝。 【译文】 均衡是天下最公正的道理,对于有形的
-
玉堂孤坐不胜清,长羡枚邹接长卿。只许隔墙闻置酒,时因议事得联名。机云似我多遗俗,广受如君不治生。共托属车尘土后,钧天一饷梦中荣。
-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
《吾与点也 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华 孔子》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作品赏析【注解】: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2、?乃:摇橹的声音。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韵译】:
-
祭文赏析·《祭师文》(佚名) 呜呼!惊雷突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上文言文古诗词,内容包括八上全部要背的古诗,文言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的文言文和古诗,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古诗和文言文。【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
-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相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作品赏析【注释】: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
游都邑以永久〔2〕,无明略以佐时〔3〕;徒临川以羡鱼〔4〕,俟河清乎未期〔5〕。感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