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天下之至理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均:均匀,均衡。②绝:断绝。
【译文】 均衡是天下最公正的道理,对于有形的物体也是这样。一根均匀的头发,无论悬挂多重的东西,它也不会断(因为它不存在可以断开的最薄弱之处);断了,是因为不均匀。如果绝对均匀的话,那断开之处就不会断。
【感悟】 在理论或逻辑上,物体无限柔韧因而无限坚强,是存在的。这有科学指导意义。
-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
《汉魏六朝散文·李陵·李陵答苏武书》原文鉴赏
-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第二百三十卷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1],二十三年弃置身[2]。 怀旧空吟闻笛赋[3],到乡翻似烂柯人[4]。 沉舟侧畔千
-
[唐]玄览 欲知吾道廓,不与物情违。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这首题写在竹子上的诗,收于《全唐诗》外编,名为《题竹》。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语资》部分载:“天历末,禅师玄览住荆州陟屺寺,道高有风
-
作者简介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
-
毛泽东诗词《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六一年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 ① 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 ②
-
天宝初,有范阳卢子,在都应举,频年不第,渐窘迫。尝暮乘驴游行,见一精舍中,有僧开讲,听徒甚众。卢子方诣讲筵,倦寝。梦至精舍门,见一青衣,携一篮樱桃在下坐。卢子访其谁家?因与青衣同餐樱桃。青衣云:“娘子
-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
卢照邻江中望月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镜圆珠溜彻,弦满箭波长。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作者简介卢照邻(约